毕节试验区

家乡区县: 毕节市七星关区

1 概要 
毕节试验区  毕节试验区,1988年6月国务院批准建立,位于贵州省西北部的毕节地区,是川、滇、黔三省的交通要冲。北接四川、西邻云南,东与本省的遵义市、贵阳市接壤,南与六盘水市、安顺市相连。辖毕节、大方、黔西、金沙、织金、纳雍、威宁、赫章一市七县,涵盖贵州省毕节地区全部市县,面积26853平方公里,人口720万。全区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山川秀美,资源丰富,人民勤劳,民风纯朴。
2 资源 
天地造化,大自然赐予这块宝地丰富的矿产资源。现已探明的矿产有32种,其中,煤、硫、磷、铅锌、铝矾土、大理石、重晶石最为丰富。煤的上表可开采储量为247.3亿吨,2000米以上储量为700多亿吨,且主要为优质无烟煤;铁矿探明储量为2.28亿吨;铅锌矿储量1100多万吨;磷矿块岩储量14 .1亿吨;硅石储量1115.2万吨。均居全省首位。
3 气候 编辑本段
温和的气候,充沛的雨量,使区内生长着2800多种动、植物。其中,尤以盛产优质烟草、干果和多种中药材而闻名。
4 景色 
秀美的山川,特殊的喀斯特地貌,再加上珍贵的历史遗迹和独特的民族风情,蕴藏了丰富的旅游资源。闻名遐迩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织金洞,气势磅礴,流金溢彩,被称为行星上的奇观;素有“天然花园”之称的国家级森林公园——百里杜鹃,面积达250平方公里,灿若织锦,百里飘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高原明珠”——威宁草海,面积达45平方公里,碧波荡漾,鹤鸣鹭飞。还有集奇山、秀水、异石为一体的大方“九洞天”,被称为“乌江第一漂”的纳雍“总溪河”等自然风光,加上赫章“可乐遗址”,毕节市“大屯土司庄园”等四处国家级重点文物,美不胜收,使人流连忘返。
5 建设 
毕节是一个革命老区。贵州省第一个中共地下党支部于1934年1月在毕节建立。1935年2月5日,毛泽东同志率领的中央红军在云贵川交界的毕节市林口镇“鸡呜三省”村召开了政治局常委分工会议。1936年2月,红二、六军团长征经过毕节时,创建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川滇黔省革命委员会”。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1988年,时任贵州省委书记的胡锦涛同志提议在贵州省毕节地区建立“开发扶贫,生态建设”试验区,获得国务院批准,此后全区经济社会取得了长足发展。以“贵毕”、“大纳”等级公路和国道“321线”、“326线”为骨架,多条“省道”和通乡公路相互编织起来的庞大的密集型的公路交通网络,加上“内昆”铁路贯穿威宁县全境,全区交通四通八达,商旅往来十分便捷。即将建设的“隆黄”铁路、织金“旅游机场”、毕节“飞雄机场”以及全省规划的公路建设“两横两纵四联线”中穿越毕节试验区的“一横一纵一联线”,更使全区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6 发展 
创建于1988年1月、由时任贵州省委书记胡锦涛同志倡导和推动建立的毕节试验区,包含了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内容,是国家实施贫困地区科学发展的试验场,其改革试验,对什么是发展、为什么要发展、怎样才能发展、如何评价发展等这些涉及发展观的根本问题作出了科学的解答,是对科学发展理论的先行探索与实践。
“毕节开发扶贫、生态建设试验区”,是为喀斯特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借鉴的全国第一个综合改革试验区。1988年1月,时任贵州省委书记的胡锦涛同志审时度势,倡导和推动了建立毕节试验区的战略决策,旨在通过对经济社会发展严重滞后、人民贫困程度极深、生态环境极差的毕节地区试验,探出一条贫困地区科学发展的新路子。

详情请访问我的主页,只要你抓住时间,相信你就可以销售机会,如果你只是一味的选择等待时间,你最终也只能做cryboy松松

销售机会(2014-05-21)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