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江南海一号

家乡区县: 阳江市江城区

    “南海一号”是一艘在海上丝绸之路向外运送瓷器时失事沉没的南宋初期古沉船,沉没地点位于中国广东省阳江市南海海域。“南海一号”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发现的海上沉船中年代最早、船体最大、保存最完整的远洋贸易商船,它将为复原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陶瓷史提供极为难得的实物资料,甚至可以获得文献和陆上考古无法提供的信息。

     它于1987年被发现,但因技术及资金问题而延迟研究。2007年12月22日,“南海一号”整体出水。2011年4月底,古沉船“南海一号”完成第二次试发掘,为其整体发掘奠定了基础。

相关剧目

由苏虎、李雨芬编剧,傅勇凡导演,广东粤剧院创作演出的大型新编粤剧《南海一号》通过对“南海一号”的演义,讲述了在战火连连,积弱积贫的南宋赵高宗时代,广州一户航海通商世家李大用、李六哥父子二人,响应朝廷远洋市舶、再兴大宋的召令,修造大船、改良陶瓷、追求财富的故事。全剧通过李六哥敢为人先,革新陶瓷,心向大海,富强图存的心志和他与表妹林花、波斯姑娘古丽之间凄婉、纠结的爱情,以及他与父亲之间的意见分歧,与波斯青年商人哈立德的情感纠葛,突破重重阻力,最终造成大船、制成新瓷,出使大洋,因风暴的突然来袭,导致大船沉没的故事,表现出了南粤海民特有的文化与精神,这种文化,是一种与岭北完全迥异的海上丝绸之路文化;这种精神,是一种融入南粤人民血脉,化为骨髓,千百年来一直未曾有过丝毫动摇的自信、大气、包容世界、好为天下先、敢作敢为、赚大钱、干大事的精神。因此,可以说,这部剧,记录的不仅仅是一段海上丝绸之路发展史,更是一段南粤人民改变古中国、影响全世界的精神史。该创作演出以来,受到广大粤剧观众的一致好评。

沉船揭秘

1. 船主的身份是什么

南海Ⅰ号共出水了金手镯、金腰带、金戒指等黄金首饰,都没有生锈,闪闪发亮。它们比较粗大,像金腰带长1.8米,手镯有四两重等,由此可以推测佩戴这些黄金首饰的船主可能非常富裕。

考古专家还猜测,这些粗大的金手镯、金腰带和金戒指不可能佩戴在一般身材的人身上,更不会是身材瘦小的人所戴,那么,这个人会不会是一名身材魁梧、体型巨大的富商?

2. 船上人员是否逃生

从近年对南海Ⅰ号文物的试探性打捞结果看,目前还没有发现古人骸骨。那么,南海Ⅰ号沉没时,船上人员是否已逃生?

有专家推测,由于南海Ⅰ号上已经出水的腰带、戒指、手镯等金器多为饰品,且数量少,应该不会是远洋货物,极有可能是船上的富商所佩戴。按照这样的推断,南海Ⅰ号沉没时,船上的富商如果可以及时逃离,应该不会将随身所戴的金手镯、金腰带、金戒指全部抛掉再逃生,所以有可能是与南海Ⅰ号一起葬身大海。

3. 当时船上生活如何

考古人员曾从凝结物中清理出了一件较为完整的漆盒,漆盒饰纹华丽,非常精美,透露出它的主人拥有精致的生活。

沉船中出水了一些大小不一的陶罐,外形朴实。专家认为,这些陶罐很有可能是南海Ⅰ号上的船员所用,其中一些陶罐可能是用于盛酒。如果属实,宋代文献中记载的,远洋途中船员饮酒消遣的生活,就可能在南海Ⅰ号上得到证实。

4. 沉船是否超载?

欧洲有两条著名的军舰,一条是瑞典的“瓦沙”号,另一条是英国的“玛丽·罗斯号”,他们都是因为加装了大炮造成船身载重量过大而沉没的。那么“南海Ⅰ号”是否也因为超载而沉船呢?

5. 南海Ⅰ号始发地为何处?

南海Ⅰ号出水文物大多是江西和福建的瓷器,还有景德镇的瓷器,景德镇位于福建的西北方,船逆流而上去运货可能性较小。此外,史料中曾有记载,在宋代广东港的船少有向北航行的,多发自泉州及以北港口。所以综合分析,南海Ⅰ号发自广州的可能性不大,很可能是福建泉州地区。

6. 生活舱浓缩中国海洋时代?

南海Ⅰ号的文物价值,已经有人估计可能会超过千亿美金。

南宋的疆域狭小,但是南宋却是中国最富庶的朝代之一,因为国家财富积累一大部分都是依靠海外贸易,所以南宋甚至可以称为古代中国的海洋时代。古船生活舱可以说是浓缩了整个时代背景,包含的历史信息可能超乎人们的想象。

7.木质船为何长年不腐?

“南海Ⅰ号”位于海面下20米深处,被2米多厚的淤泥覆盖。令人惊奇的是,这艘沉没海底800多年的古船船体保存相当完好,整艘船没有翻、没有侧,而是端坐在海底,船体的木质比较坚硬。

对“南海Ⅰ号”前期探摸中,还发现了少量的船身上的碎木块。魏峻说,这些木块的材质有一部分是马尾松木。马尾松多见于南中国地区,如福建、广东、广西等地。因此,“南海Ⅰ号”的出生地极有可能是南中国。

为何“南海Ⅰ号”能够长存水下800年而不腐?“南海Ⅰ号”水环境课题组负责人、中山大学生物科学院徐教授介绍说,“南海Ⅰ号”在浸泡800多年后仍保存完好主要有两个方面原因:一是“南海Ⅰ号”所沉没的水下环境氧浓度低,可以推测,船在沉没后的短时间内周围很快附着了大量淤泥,从而使船体与外界隔绝,避免了氧化破坏。对沉船周围淤泥的研究发现,淤泥内有很多生物,但没有存活的,这说明船体周围是一个厌氧状况非常好的环境。二是“南海Ⅰ号”所使用的材质是松木。根据广东民间说法:水泡千年松,风吹万年杉。这表明松木是抗浸泡比较好的造船材料。

菜丫玲(2014-05-22)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