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43:14 陇西公署建筑
如果不是有这个我为家乡代言的活动,我都不知道陇西有这么多的文化,显而易见它们已经被人们遗忘了,曾经的辉煌现在看来只剩破败的遗址或者是杂草丛生的庭院,时间多么的残酷啊!将他们一点点的侵蚀了。你知道陇西公署建筑吗?你听过麽?现在跟着我了解一下吧。
明·巩昌府署
据杜和春 ( 陇西人,明进士,刑部主事 ,) 《巩昌府改建府治记》及纪元 (直隶人,进士,巩昌知府)《重修府署碑记》,明巩昌署在“城西南隅”,即今县委、人大、政府、政协大院及文化广场南。元时,汪总帅府也在此。明万历二年 ( 公元 1574 年 ), 胡穗 ( 山西永宁人,举人 ) 任巩昌知府时,依元制改建。改建时,向南扩展了地址,改变建筑朝向,“垣其四周,其最中东面睛岚乃立明治堂”五楹。明治堂两腋为左右库,左库北三楹,曰经历司;右库南三楹,曰照磨所,皆东向。明治堂檐前覆大厦,厦外为露天台。台有左中右三阶。露天台前五十步有月台,月台上建一戒石小坊,月台前为仪门。露天台左阶下,北至左角门修吏廊十二,朝南,右阶下达右角门,阶南有吏廊,也十二楹, 北向。仪门为三楹,仪门左右角门外,北建礼神祠、寅宾亭,南为工匠所、刷印房。大门三楹,左为旌善亭,右为申明亭。旌善亭北为州亭,申明亭南为县亭,皆面东。大门外建师帅坊,对面建照壁,又树二坊,曰承流、宣化。
明治堂有左、右厢房各三楹。堂后为思政堂五楹。思政堂设为寝室、库厨等。总共四十多楹。最后为官园,园西建向东衙神庙二楹。
思政厅北设门,夹道北折而东为清军厅、理刑厅。清军厅前竖小坊,建堂舍卷房六楹、宅舍九楹;理刑厅以东面南为銮驾军器库道,通至仪门。自门堂宅寝南折向东为督粮厅,督粮厅以东面北为经历、照磨二衙 , 有路道通仪门。
整个建筑,规模较大,占地较阔,觉庑亭祠罗列有序,配置合理,结构严谨。“崇阶峻台,觉槛彩栋,秩秩翼翼,炳然焕然 ! 望之轩廊,履之洞豁。”
康熙十七年,扩入司李旧署为箭道,规制益阔。十九年纪元任知府时,捐赀集资,加以修葺,整旧如新,使之“馆宇爽垲, 堂砌幽深”。嗣后情况未见记述。民国时,县政府、监狱等设此。大门、仪门在明署原位。大门外植椿树两株,一株今存。大门过街对面有照壁,己毁。大堂位居中院高处,坐席向东,后有其他堂舍。均拆除。
很多的公署我相信已经不复存在了,现在我只能找到这些,我不想连仅存的都被遗忘、丢弃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