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的彼岸

家乡区县: 甘肃省通渭县

                                         心灵的彼岸

村镇概况

自然环境:义岗川镇位于通渭县城北部,总土地面积21.04万亩,耕地面积8.5万亩,平均海拔1830米,年平均降雨量450毫米,年平均气温6.2℃,全年无霜期135天。

行政区划:辖17个村民委员会。

人口情况:乡镇总户数4659户,乡镇总人口21656人,乡镇从业人员11597人。

六通情况:17个村全部通电、通邮、通公路、通电话,2个村通自来水、通有线电视。

文教卫生:有医院、卫生院2所,医生44人,病床124张。有各类学校17所,教师175人,在校学生4390人。

经济指标:2004年,国内生产总值1693万元,粮食播种面积4355公顷,粮食总产量8728吨,农民人均纯收入1540元;财政收入56万元,财政支出129万元。

名优特产:白羽王、美国王、贺母鹅等优质肉鹅。

旅游景点:四岩山长征烈士陵园。

3村镇历史

义岗镇始设明代后期,民国时期发展为通渭县四大集镇之一,民国五年(1916年)通渭县设5区,义岗川设为第4区,辖7村,民国18年(1929年)通渭县设6区,义岗为第6区,辖义岗镇、北城镇,解放后,于1951年通渭县设8区,在义岗设第8区,辖新合、锦龙、北城、寺子、四联、石峰、联合等7乡,1953年通渭县设12区,义岗仍保留区的设置,1961年7月调整体制,通渭县设8个区工委,下辖30个公社,义岗川区工委辖义岗、石关、北城、寺子四个公社,1964年撤消义岗区工委,保留人民公社设置,1985年改人民公社为义岗乡人民政府,2003年10月撤乡建镇。.

4农业发展

义岗镇把马铃薯产业作为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的突破口,积极扶持,着力培育,整体推进,成为促进农民增收的主导产业。2006年,义岗镇马铃薯种植面积4万亩,人均种植2亩,主要分布在“六点两片”上,“六点”即义岗区点5000亩,涉及4村19组936户,种植大西洋、台湾红皮等菜用型地膜早熟马铃薯;悠江村2000亩,涉及5组162户;簸营村1000亩,涉及3组96户;寨子村1000亩,涉及2组180户;宋庄村1 000亩,涉及3组85户;新四、山河、高河、崔岔4村乔家湾点5000亩,涉及13组385户,种植陇薯3号、陇薯36号、新大坪等粮菜兼用型优质薯种。“两片”即西片8村种植1万亩,东片5村种植1.5万亩。在马铃薯产业发展中,一是采取示范带动和政府引导相结合的方式,推动了规模化种植;二是采取机械深松,配方施肥等科学方法,实施垄种,坑种、整薯栽培,推动了标准化生产:三是采取“协会 基地 农户”的模式,推动了产业化经营。

5风土名胜

义岗镇民风淳朴,文化底蕴深厚,秦腔、皮影戏、社火等传统文娱活动在民间非常盛行,在传统节日或农闲季节有剧团或民间秦腔自乐班经常演出,义岗镇男女老少,热情洋溢,村民盛装巧饰,簇拥纷至,欢聚一场。春节社火以自然村开展,丰富多样,各具风味。从事书画、剪纸、雕刻艺术的人才济济。同时,一些诸如篮球、打秋千、耍武术、下象棋等体育运动在民间经常开展,镇政府对体育设施建设非常重视,建成低标准活动场所17个,对群众经常开展各种体育活动,提供了保障。义岗中学不定期举办不同项目不同规模的运动会,每年举办一次。各小学以学区联办的形式进行。义岗中学向全国各体育院校输送了大批具有体育特长的人才。

红军长征当年经过此地,1957年9月1日,为了弘扬长征精神,悼念革命烈士,原义岗区人民政府修建陵园,竖立“长征烈士永垂不朽”的墓碑一座。1998年8月,烈士陵园得到重建。随着红色旅游的兴起,县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义岗镇四岩山长征烈士陵园,年接纳参观人数达万多人次。

6相关信息

通渭:义岗镇计生协会着力“三抓”促工作[2]

近年来,义岗川镇计生协会坚持以人为本,切实加强镇村两级协会组织建设,深入开展优质服务,成为了广大育龄群众的知心人、人口计生工作的好帮手。

抓基础强化保障。义岗川镇计生协会从强化保障入手,进一步夯实了基层基础。一是强化组织保障。以基层计生协会评估认定工作为抓手,严格按照评估认定标准,对全镇17个基层计生协会进行了整顿,劝退不合格会员105名,调整了协会理事8名、会员小组长25名,有效整治了“墙上协会”、“挂牌协会”现象,进一步健全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协会服务网络。二是强化制度保障。完善了工作考核机制,把计生协会工作纳入全镇工作考核目标内容,实行“一把手工程”,做到齐抓共管;健全了会员联系制度,开展“三包”活动,协会理事包村,组长党员包组,会员包1—2户育龄群众家庭,随时了解联系对象的情况,及时为她们提供服务。实行了民主评议制度,组织村会员代表与镇村计生干部进行平等对话、讨论交流,及时解决工作中的问题,促进人口计生工作开展。

抓服务关怀民生。义岗川镇计生协会推出“五送六服务”活动、“一帮一”扶贫帮困活动的深入开展。一是“五送六服务”活动。“五送”即开展送知识、送药具、送宣传、送温暖、送友谊活动;“六服务”即开展新婚服务、孕期服务、产后服务、术后服务、避孕节育知情选择服务和免费普查普治服务。二是“一帮一”扶贫帮困活动。鼓励有一定经济能力和乐于助人的会员帮助计生贫困户,在“一帮一”结对帮扶中使计生困难户摆脱困境。近年来,在“五送六服务”和“一帮一”活动中,全镇有80多个孤寡、残疾、计生贫困户,告别了破旧的危房,住进宽敞明亮的新房,受到协会组织及会员个人资助和帮助的群众达200余人次。

抓落实注重实效。义岗川镇计生协会狠抓“三个到位”,促进各项工作落到实处。一是宣传教育到位。利用春节、“三八”节、“5.29”活动日等节庆日,举行“开展生育关怀,共建和谐义岗”等主题活动,宣传人口计生政策,倡导婚育新观念,既教育了群众,又营造了良好的人口计生工作氛围。如今年“5.29”活动日,邀请了通渭马营小曲协会人员为我镇群众进行了精彩的文艺演出,同县计生服务站和镇卫生院工作人员为镇200多名育龄妇女进行了生殖健康检查。二是节育手术和补救措施到位。通过镇、村计生协会工作人员面对面与育龄群众宣传、交流,动员育龄妇女“查环查孕查病”,全镇补查连续二次未查环对象30余人次,落实节育手术和补救措施18例。三是社会抚养费征收到位。采取“全面启动,重点突破”的方式,发动会员上门做工作,及时反馈信息,同时加强与义岗镇法庭的联动,使社会抚养费征收到位率得到明显提高。

鸭子(2014-05-22)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