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州八景--伏羲卦台

家乡区县: 天水市麦积区

在天水市区西北15公里的地方,渭河由西而来,在卦台山和东西峡口的马嘴山之间形成一个巨大的“S”形,南北山脉,呈外弓形,若抱若合,整个川地犹如一幅巨型太极图,阴阳的分界就是渭河。这块川地就叫三阳川。渭河南岸有台突出,名曰卦台山。
  胡缵宗说:“朝阳启明,其台光荧;太阳中天,其台宣朗;夕阳返照,其台腾射”。也有人认为渭水曲折,两岸山坡有三面向阳。清顺治十年重修伏羲庙的《碑记》中说:“卦台遇冬雪奇偶,宛钉八卦”。卦台山特殊的地形地貌和伏羲氏画八卦的联系,决非偶然。淮阳古称宛丘,是太昊伏羲氏建都之地,画卦台则是“伏羲于蔡水得白龟八卦之坛”。台高米,台基大约10亩,环台皆水,惟西南边有一条小道可行人。台上庙宇建于何时已失考,经过历史风雨的剥蚀,如今,作为古陈州七台八景之一的画卦台上的庙宇已不存在,只有那棵传为伏羲栽的八卦柏依然挺立如故,伏羲封其为八卦柏。

  伏羲画卦台,相传中央是伏羲八卦亭,上悬伏羲先天八卦,八卦亭有石龟两只,各有一青石碑。一书“开物成雾”,一书“先天精蕴”。伏羲八卦亭前侧有一方青石算盘。青石算盘散布算盘子。看上去,既象河图,又象洛书。但是细细一看,他既不是河图,又不是洛书。多少年来没有人能够揭开其中的奥妙。“石算盘”是伏羲画卦时的通灵之物,蕴涵的天机又是我们所能够理解的呢。

  伏羲八卦亭旁有一棵古柏。人们称为“八卦柏”。八卦柏南看南歪,北看北歪。相传是伏羲画卦泄了天机,害怕天帝知道了搜出八卦来。于是将八卦埋在画卦台中央,为了便于查找,又从台东南角拔了一棵柏树重新栽上,作为记号。就这样左一脚,右一脚的夯实土。结果成了现在的南看南歪,北看北歪的样子。“八卦柏”是不是与伏羲的“八卦阵”有异曲同工之妙呢!

  画卦台所以有名,是因为伏羲用一条长横线代表“阳”,两条短线代表“阴”,进而组合图画出的乾、坤、兑、巽、震、坎、离八卦图,一转一动,阴阳消长,变化无穷。八卦之外又可组成六十四卦,再加上六爻的变化,自然界诸多事物的变化规律即可推测出来。八卦中确实蕴含着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八卦这部“无宇天书”,正在自然科学的各个探索领域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赞颂

  登高俯瞰美无穷,远古沧桑入眼中。
  太极图形诗意美,三阳黔首友情浓。
  羲皇遗韵传吾辈,龙马精神贯昊空。
  人羡秦州山水秀,欢声笑语遍山冲!
  注:远古时代,伏羲在卦台山仰观瞰察,演绎八卦,被华夏民族尊为人文始祖。卦台山又名画卦台,相传为伏羲氏始画八卦的地方,处于三阳川西北端,现辖于北道区渭南乡,卦台山如一巨龙从群峦中探出头来,翠拥庙阁,渭水环流,钟灵毓秀,气象不凡。登临卦台山顶,俯瞰三阳川,人们不难发现,古老的渭河从东向西弯曲成一个“S”形,把椭圆形的三阳川盆地一分为二,画成了一个天然的太极图。明胡缵宗《卦台记》云“朝阳启明,其台光荧;太阳中天,其台宣朗;夕阳返照,其台腾射”。一日之内,三阳殊不同景,颇为灵异。与卦台山隔河相望处,有一龙马洞,洞深泉淙,幽幽泠泠,每逢大雾,云雾封洞,给人以龙马出没之感。卦台山东麓渭河中心,有滩地数处,形似太极图样。滩河交界处,有一大石,宽约丈有五尺,高约丈有八尺,傍实中虚,非圆非方,似柱似笋,宛如龙马真图,又如太极本图。每遇水涨,急流冲石,石隐迹匿,水花漩溅,哗哗作响;水降之际,渭水缓缓,石浮河面,夕阳斜照,五彩光现。这就是著名的分心石奇观。相传龙马负图水中出,与渺渺渭河中分心石太极图交相映衬,伏羲不禁灵机触动,遂于此画八卦。此后,每年的农历正月十五、二月十五和五月十三日,被确定为伏羲公祭、庙祭和诞辰庆典之日,并举行声势浩大的祭祀活动。

 

电商实践(2014-05-22)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