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粑(书名“汤圆”)是我们毕节七星关区人民过年最喜爱吃的东西,也是必不可少的初一早上的早餐,那么这个汤粑到底有什么不同之处呢,为什么对于我们农村人来说是最重要的呢,为什么要大年初一(春节)的那天早上才能开始吃呢,那么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
第一、汤粑的馅儿是我们上篇文章中我所提到的大年晚上一家人围在火炉旁边要做的事,一家人的劳动成果,吃起来意义肯定非凡咯。
第二、继承“汤圆”的传统思想,汤圆汤圆团团圆圆嘛,农村人一年四季忙着外出工作,添补家用,一家中只有过年的时候才会回到家中,而这时也是一家人团圆的好日子,所以在过年完的第一天(初一又叫做春节),吃这个汤粑,寓言团团圆圆。
第三、在大年初一(春节)早上开始吃,就是希望在新的一年里有个好的开头,一家人一直团团圆圆的。
那么接下来就来说说这其中的文章了呢。汤粑馅儿。。。
一、在过年之前(大约是腊月初一到腊月28之间)把新买的糯米买来,用温水加冷水把糯米放在大盆里搓泡一个晚上,当然了,搓糯米只需十几分钟,目的是为了把糯米洗干净,泡一晚上是把糯米泡粉点,泡到随捡起一粒米,手指一搓就能变成粉状就可以了。
二、接下来就是把这糯米放入洗衣机里脱水,然后放入粉碎机(农用粉碎玉米的机子(用肯定要换塞子,并且洗干净))里面打成最粉末。最后取出晒干,冬天的太阳很少,所以很多都是放在自家的大簸箕摊开,在下面用小盆在里面放点炭,慢慢烘干。
这糯米粉也是个技术活儿,比如选什么米比较糯,在糯米里面加入多少饭米能让这糯米粉吃起来不那么腻,这米泡久了打的时候会的打不下来,怎么掌握这米在水里泡多久,还有这糯米粉晒干也是问题,没在最佳时间晒干,这糯米粉会发黄,吃味也会不好,所以这真是门技术活。
三、里面的文章:黄糖(红糖)、白糖、芝麻、花生、酥麻、核桃等。(大年30那天晚上就干这事儿。)
黄糖也只有在年边才能买到最好的,最原始的,一大块一大块的,买回来以后切成粉末状,装入盆中。
芝麻、花生、酥麻、核桃(贵州特产,可加可不加)炒香后,花生、核桃去皮,所有材料全部磕碎(用盐砘),最后把黄糖(红糖)、白糖、芝麻、花生、酥麻、核桃等全部混合在一起,就做成了馅儿。
最后在初一早上起早早的,烧着开水,用开水合面, 最后就开始做这人汤粑了,做完后煮熟就可以吃了,不,还要等等,煮熟后还要先敬逝去的老人,最后才能自己吃。
汤粑和汤圆还有一个区别,汤粑是三角形(元宝形),汤圆是圆的。由于这个汤粑里面的馅儿放不久,所以只有在过年的时候才能吃到,还有可以也是因为是过年一家人在一起的原因,所以这汤粑才会显得那么与众不同吧!
更多精彩,敬请关注!
我的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lihaiyan95
我的能力秀主页:http://abc.wm23.com/Lhy95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