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纳,女,原名关淑兰。1915年11月生。吉林宁安(今黑龙江省宁安县)人。在中学读书时,就投身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救亡运动,加入共青团。1933年,组织派她到莫斯科东方大学学习。林纳才思敏捷,聪慧好学,各门功课成绩优良,尤其是俄语,读写俱佳,又能担任一些社会工作,博得同学们的好评。在东方大学研究班,林纳和来自东北义勇军的金明结婚。 1938年初,正当林纳、金明和一批中国学生准备回国时,金明被以政治上不可靠的罪名关进苏联的一个集中营。1939年林纳回到延安后,因金明问题受到组织审查。当时心情十分苦闷,但还是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地工作,以很大的耐心和毅力接受党组织的考验。她带领妇女生活调查团到绥德、米脂等地作社会调查,热情细致地了解各阶层尤其是贫苦劳动妇女的状况。中共中央组织部和中央妇委对林纳的问题很关心,很快就给她和金明作出了正确结论。在1939至1945年期间,先后任延安女子大学政治处主任、中央妇委支部书记。 1945年林纳响应中央建立东北根据地的号召,回到东北。1948年任故乡宁安县委副书记、土改工作团大队长。她亲自到范家等地蹲点,和贫雇农吃佐在一起,为贫雇农讲解什么是剥削,穷人为什么受剥削,怎样才能挖掉穷根,启发群众觉悟。有一个基层干部分得了房屋、土地以后,总感到基层工作既艰苦又复杂,想丢掉工作这副担子,去过“三十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的生活。林纳耐心地做思想工作,使他振作**精神,勤奋工作,很快便担任了县局级领导职务。至今一些当年的老同志,还深深怀念着这位与群众心心相印的女县委书记。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