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地理
余江县位于江西省东北部,信江中下游,东与鹰潭市月湖区、贵溪市接壤,南和金溪县相通,西界东乡县,北邻万年县、余干县。地处东经116°41′~117°09′,北纬28°04′~28°37′之间。南北长达75公里,东西宽28.65公里,最狭蜂腰地段仅17.5公里。
余江县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其特点是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水充沛,日照充足。近50年年平均气温为17.6℃,其中一月份平均气温5.2℃,七月平均气温29.3℃。年极端最高气温为41.12℃,年极端最低气温—15.12℃。年平均降水量1788.8毫米,最多年份降水量2543.0毫米,最少年份降水量980.7毫米,其中4~6月份平均降水量844.8毫米,7~9月份平均降水量350.9毫米。平均年日照时数1739.4小时,无霜期258天。
历史沿革
余江县境在秦汉时为余汗县地,晋元康元年(291)始置晋兴县,后为兴安县,不久,撤县为晋兴乡,入余汗县,南朝陈元嘉年间(560~565)于晋兴县故地设置安仁县。属鄱阳郡,隋废,入余干县,仍为晋兴乡,直至宋端拱元年(988)才正式确立安仁县。
民国3年(1914),因与湖南省安仁县同名而易名余江县。以境内有余水(信江)而得名。
1949年,本县解放,隶属贵溪专员公署领导,后又改隶上饶专员公署。
1983年隶属鹰潭市。
区域人口
余江县辖邓埠、锦江、中童、潢溪、画桥、马荃6镇,春涛、洪湖、平定、黄庄、杨溪5乡,刘家站垦殖场、高公寨林场、余江县青年综合垦殖场、余江县水产场、余江县大桥良种场、余江县塘潮源营林林场、余江县张公桥水稻原种场7农垦场。共有23个居委会,116个行政村,1个管委会。
据统计,截止2011年底,全县总人口379370人,其中:农业人口296915人,年末总户数98490户,全县人口密度405人/平方公里,城镇化率39%。
资源特色
地貌特征为南北高,逐渐向中部倾斜,丘陵面积108.5万亩,平原面积30.3万亩,山林面积58.68万亩,耕地48万亩(水田面积41.7万亩)。森林植被分区属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区,森林植被类型有针叶林、常绿阔叶林、竹林、针阔混支林等,森林覆盖率为41.9%。信江在我县境内主要支流有白塔河、骨头港、黄庄河、划船港,流程115.3公里,流域面积826.59平方公里。
矿产资源比较丰富,已探明的种类有镁、铁、瓷土、石英石、石灰石、辉绿岩、煤等20余种,其中硅矿石储量达1500万吨以上,石英含量达97%~99%。
风景优美。境内有被列为国家级风景名胜龙虎山规划的马祖岩、洪五湖景区,还有山青水秀香炉峰、幽静飘渺樟树谷、号称“江南第二峰”的吉泉峰,水随岩情、岩随湖走的“天鹅湖”,都是旅游观光的好地方。“送瘟神纪念馆”、“果喜星宫”、“邹韬奋塑像”等人文景观,更是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