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乡县何家湾遗址

家乡区县: 陕西省西乡县

何家湾遗址位于西乡县城东北5公里的古城镇三合村,在泾洋河右岸第二台地上,高出河床约10多米。1980年10月—12月发掘,遗址南北长约300米,东西宽150米,总面积4.5万平方米,发掘面积610平方米,出土文物有石器、骨器、陶器等生产和生活用具600余件,并清理出仰韶文化时期的残居住址20余处、灶坑一个,储藏物品的窖穴115个及墓葬25座,是当时在陕南所发现的史前时期遗址中规模最大、保存最好、堆积层最厚、出土文物最丰富的一处遗址。1982年4月14日,在又一次发掘中,发现了一个完整的骨雕人头像,这是我国目前发现年代工最早的一个骨雕人头像,也是一件极为珍贵的骨雕艺术品。

我国最早的骨雕是在陕西西乡县境内发现的。1982年,在陕西西乡县何家湾仰韶文化遗址的一处窖穴内,发现了一个完整的骨雕人头像,何家湾位于西乡县城东北5公里的古城镇泾洋村,在泾洋河右岸第二台地上,高出河床约10多米,是西乡县又一处新石器时期文化遗存,距今约6000多年,该头像是目前我国发现年代最早的骨雕作品,为研究我国骨雕艺术提供了珍贵资料。 骨雕人头像是以兽类肢骨为材料制成,高2.5厘米,头的上部用骨节的自然封闭平面雕成,由于长年朽烂已出现孔洞,露出骨髓腔。面部呈上宽下窄的倒梯形,额与眉骨之间刻成凹进状,以突出额头。又好像一顶小帽扣在头顶。新石器时代人类戴帽的形象,在陕西临潼邓家庄出土的陶塑半身人像已有先例,可能戴帽是当时的一种习俗。骨雕人头像眼眶下陷,突出表现了圆圆的眼珠。眉骨左右相连。蒜头鼻、嘴部噘起,厚厚的嘴唇,流露出一副憨厚的表情。

这件骨雕艺术品制作手法粗犷,古朴简练,从人物面部神态观察,作者似乎是在表现一个闭目静思的形象,憨厚中透出庄严,慈祥而又让人敬畏,雕刻家的用心可能与塑像的用途有关。从它的颈部断裂痕迹观察,可能下面还有身体部分,组成一件完整的人体立雕,被供奉在专门的场所,受族人的膜拜。骨雕人头像现藏陕西省博物馆。

上眼皮(2014-05-23)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