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历史2

家乡区县: 安徽省明光市


当前位置>>历史沿革
明光市历史大事记
2011-03-18 15:58:46 华夏经纬网

民国20年(1931)

5月  三界地区人士邵树谷(艺五)、吴敬业等,呈文安徽省政府及内政部“请求变更行政区划,设县分治。”

7月  大水成灾,秋无收,人多疾病,死亡甚多。

9月  “九·一八”事变发生。私立明光初级中学学生上街游行,抗议日军侵略我国东北三省。学生还自动查禁日货。汪道涵、秦其谷等进步青年激于爱国热情,去南京参加请愿示威,要求抗日。

民国21年(1932)

春  安徽省政府委派李蔚唐为嘉山设治委员,到达盱眙县。

5月9日  私立明光初级中学师生上街游行,声援抗日。

8月  李蔚唐在三界召开会议,会谈有关嘉山设治问题。盱眙县县长、滁县县长、定远县县长、来安县县长参加会谈,四县商定新设嘉山县辖境。

夏  旧县一带流行霍乱。

11月15日  经国民政府内政部和安徽省政府批准设嘉山县,县府设于三界,李蔚唐任县长。

是年  明光李宏义糟坊酿造的高粱曲酒在南京南洋劝业会上获奖。

是年  县教育科长操正球倡办的县立第一中心小学在三界开课。

民国22年(1933)

8月   李蔚唐离职,马馨亭接任嘉山县长。

秋  大旱。

民国23年(1934)

2月  县长马馨亭率县常备大队会同泅、盱、凤、五县大队剿击土匪。

4月  明光成立“武术研究馆”,汪道涵任馆长,组织青年练武强身,保国卫民。

5月  “明光大光明电厂”开业,先由胡、李两户经营,后扩大为十八家纱布业投资经营。

7月  汪道涵、秦其谷、李正恩、戴皋汝等,在明光中学校园成立“二三读书会”,组织青年阅读进步书刊,宣传革命思想。

是年  设立县契税局,办理征收各种契税。

是年  大旱。

明光胡伯泉、张凤林等四户开设印刷业,使用圆盘机、石板,印刷广告、簿本。

民国24年(1935)

5月  国民党西北军孙连仲部、独立四十四旅张华堂部驻军,修建明光至临淮公路,建木桥一座。

6月6日 自来桥镇发生火灾,大火延烧640余户房屋。

9月  大旱,禾、豆多半枯死。

是年  县城三界建立民众教育馆。

民国25年(1936)

8月  西北军二十六军独立四十四旅继续修建明(光)临(淮)公路,全长45公里,本县境内4.5公里。

9月  县政府征民工千余人赶修明临公路。省桥梁工程队在戴家湾处池河上建造大桥一座。

秋  县政府建设科奉命又征民工,复修明(光)蒋(坝)公路,路面宽4.5米,完成魏桥、侯桥木桥工程。

民国26年(1937)

8月  在上海光华大学读书的汪道涵及在南京金陵大学读书的李纯儒等回县,组织“明光青年抗日服务团”和“抗日救亡剧团”,并出刊《快报》,积极开展抗日活动。9月汪道涵、李纯儒、秦其谷在明光成立第一个中共临时支部,汪道涵被推选为支部书记。会后,派人去南京傅厚岗寻找党组织,未果返回。

日军飞机窜至明光上空。投炸弹两枚。

10月  汪道涵与其父汪雨湘带领全家和秦其谷、李正恩等20多名进步青年奔赴延安,参加抗日。

12月  县政府撤离三界镇,县长杨杼弃职逃走。常备大队长李蒸率队撤离县城三界。

是月  明临路池河木桥和明盱路魏桥、侯桥均被国民党军队溃逃时破坏,公路通中断。

12月30日  日军侵占嘉山县城(老三界)。1000余间房屋被日军焚烧。是年司巷进步青年陈一民等在凤阳师范学校加入

中国共产党,并带领进步青年陈国枢、陈国梅奔向延安,参加抗日。

民国27年(1938)

元月初  一小队日军(17人)从滁县至明光,窥测池河大桥,在明光南首三孔桥处打死鲍姓农民。李蒸率县常备队及明光防护团200余人向日军开火,日军退回滁县。守备合肥、定远、明光等地之韦云淞第三十一军与日军在张八岭、岱山铺、珠龙桥、藕池一带对峙。

上旬 日本侵略军侵犯明光。嘉山代理县长李蒸率常备队撤至韩山对日军进行狙击,常备队牺牲五、六人,日军南撤。

中旬 日军侵占明光,开始法西斯统治。

2月2日 日军第十三师团自明光、池河分路进攻定远、凤阳及临淮关,包围蚌埠。

中旬 日军再次侵占县城三界并放火烧毁民房3000余间,残杀我同胞多人。驻明光日军利用汉奸组织“维持会”,开始建立日伪政权。

4月 驻明光日军对潘村、古沛进行“扫荡”。乘汽船自女山湖登上两岸,焚烧姚营、余营等村数百间民房。

5月 驻明光日军到天门陈、高郢两村实行野蛮“三光政策”,疯狂屠杀我同胞170余人,烧毁民房200余间。

6月 周少藩从来安县屯仓到自来桥成立国民党嘉山县政府,自任县长。不久即逃离。

夏 日军在明光设“三菱”、“三井”洋行,对粮食等物资进行经济掠夺。

秋 古沛等地人民纷纷组织自卫,保家卫国。早年民国嘉山县政府、县长周少藩派人策动陈家志,打入日伪县知事胡天扬身边(陈是胡的干儿子),不久由陈家志配合周少藩派去的便衣将胡天扬打死。

民国28年(1939)

5月19日  中共路东临时前委书记方毅率新四军四支队八团二营,汪道涵率领四支队战地服务团到达津浦路东,开辟路东抗日根据地。

6月  汪道涵率战地服务团至自来桥宣传与组织民众抗日,吸收金石、刘仲民、周正渭为中共党员,正式建立嘉山第一个党支部,金石任支部书记。

7月 中共皖东北特委派丁明志到五(河)凤(阳)灵(璧)和嘉山县古沛、潘村等地,开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在古沛发展朱允弼、刁乐斋入党。

8月 在新四军四支队政治部和战地服务团组织下,周正渭、金石等100余名爱国青年组织青年抗日救国会。

是月 共产党员陈东明在白沙王发展党员,建立了鲁山、白沙王党支部。

10月 共产党员庄宏钧在旧县发展党员,建立党支部。

11月 中共盱嘉工委成立,陈东明任书记,江干秋、金江先后任组织部长、宣传部长。

中共皖东北特委决定将五、灵、凤县委改为盱(眙)凤(阳)嘉(山)工委,丁明志任书记。

新四军五支队派阚开田、范明家至潘村组织抗日游击队。

是月 安徽省第五行政督察区专员李本一,从路西至自来桥,与周少藩配合进行反共宣传,破坏抗日。

新四军五支队司令员罗炳辉率特务营从半塔至自来桥召开军民抗日联欢大会,宣传中国共产党关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确主张,激起群众抗日热潮。

12月 新四军五支队十团一部至潘村宣传抗日。汪道涵、罗金江到白沙王等地发动群众参加抗日。

是年  安徽省第十临时中学迁至嘉山白沙王。

是年  高咀船民自发组织“航商工会”,拿起武器开展抗日武装斗争。

民国29年(1940)

元月 盱凤嘉工委派董铨、王成文等从淮北五临中回古沛,广泛宣传抗日,并组织青年抗日自卫队。

是月 新四军五支队办事处处长汪道涵到殷庄开展抗日宣传,争取地方武装,重新组织一支抗日游击队。

2月 盱凤嘉县举办青年训练班。

3月 嘉山县抗日民主政府在自来桥成立,汪道涵任县长,下设自来桥、津里、古沛、潘村四区。

同时成立嘉山县总队。汪道涵兼任总队长,江平秋任政委。

是月 国民党盱眙县长秦庆霖派洪端带一个营袭击盱嘉抗日根据地白米岗,被击退。

4月  中共中央中原局书记刘少奇由路西经张八岭附近过铁路到达路东抗日根据地半塔。

是月 盱凤嘉县建立农会,领导农民进行腊条斗争。

是月 中共嘉山县委成立,江秋平任书记,汪道涵、丁明志、刘沛霖、罗金江等为县委委员。

6月 逃离嘉山的国民党嘉山县长周少藩勾结屯仓、自来桥地主苗五等阴谋武装暴动,被抗日民主政府镇压法办。

是月  侵占明光日军强征民工辟修明旧公路。

9月  日伪军17000余人对津浦路东抗日根据地进行扫荡,路东军民奋起反“扫荡”。路东联防司令员杨梅生率独立三团一部及嘉山县总队,于一马三条路伏击,毙伤日军30多人及伪军100余人。

日军侵占石坝、津里、旧县,控制明光至盱眙水上交通线。

月底 盱凤嘉抗日民主政府建立,隶属淮北区党委领导。古沛、潘村两区划归盱凤嘉县。

10月 中共嘉山县工委和抗日民主政府决定扩大县总队抗日武装,发动群众广泛开展抗日武装斗争。

12月  乌(石山)鲁(山)联防队在丁明志带领下,进驻鲁山西,火烧宋家庄日伪据点,基干民兵黄桂清在战斗中牺牲。

是年  意大利一神父在明光设天主教堂,并开办明洁小学。

全县流行恶性疟疾。

中共嘉山县工委、抗日民主政府、县总队受到中共路东省委表扬。

民国30年(1941)

春  为发展抗日根据地的生产,在涧溪乡石岩、新庄组织代耕队。

嘉山和盱凤嘉各级农抗会、青抗会、妇抗会相继建立,王守基、金石、戴锡可分别任农、青、妇抗理事长。

嘉山县抗日民主政府于自来桥创办供销生产合作社。

4月12日  路东文抗第一次代表大会在天长县葛家巷开幕,嘉山抗日文化教育界人士参加大会。

是月  嘉山县召开第一次参议会,会议选举周鹤元为参议长。

8月  明光流行霍乱。

9月 抗日根据地建乡改村,全县54个保改设42个乡镇。中共嘉山及盱凤嘉县委发出号召:“紧急动员起来,武装保卫秋收”。

日伪桑戴区区长徐进贤被侦察队击毙。

11月 嘉山县总队,在石坝东岗郢袭击日伪据点,击毙日军伍长梅田和两名日军,缴获机枪两挺,步枪10余支。

12月  县委、县政府在大许郢主持召开全县新文化动员大会,提倡新民主主义文化,反对封建主义文化。中共嘉山县委书记兼县长汪道涵讲话,号召各乡有小学,村村办冬学,人人要识字,大办识字班,广泛开展冬学运动。

盱凤嘉、嘉山各地广泛开展“冬耕、冬防、冬学”群众活动。

是年  冬汪道涵调任淮南路东八县联防办事处副主任,金江任中共嘉山县委书记,周济之任县长。

民国31年(1942)

元月  为发展经济,本县抗日根据地每区设立一个供销合作社,并在自来桥创办利华商店。

姣!(2014-05-23)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