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蓝根种植技术
一、概述 板蓝根别名大靛、菘兰、菘青、大青等。为十字花科二年生草本植物。以根入药称板蓝根,只一年起收,以叶入药称大青叶,根及叶味苦、性寒。有清热解毒、凉血消斑的功能。主产于河北安国、江苏南通。全国各地广泛引种栽培。可作为一年生种植,一般不能越冬。要得到种子,秋季收根入菜窖中贮藏。第二年栽种可得到种子。
喜温和、湿润气候,耐寒、怕涝,水浸后易烂根,对土壤要求不严,一般地均可种植。底肥充足耐连作。但选择排水良好的沙质壤土为宜。
大新庄镇爽坨片区是沙质土壤,多年来种植粮食和油料作物产量低,效益偏低,今年引进全国中草药四大药都之首--安徽亳州中草药生产技术,取得了初步种植经验,效益较种植粮食作物高出3倍左右,种植根用中草药为沙质土壤地区找到了很好的农业结构调整特别是品种调整的好路子。
二、栽培技术
1、整地施肥:选择土层深厚,疏松的土地。每亩施圈肥3000~4000公斤,亩施二铵15公斤,亩用生物钾肥4公斤,均匀撒于地内深翻30厘米以上,有利于根部生长成顺直光滑不分叉。然后做成1米宽的平畦,以待播种。
2、播种:春播在4月上旬,气温18℃左右,夏播6月下旬,产量较低。播前种子用40℃温水浸泡4小时,用草灰播拌匀。然后在畦面上按行距20厘米,开一条1.5厘米深的浅沟,将种子均匀撒于沟内,复土1厘米,稍加镇压,灌透水7~10天可出苗,如种子发芽率70%,每亩用种量2.5公斤左右。
三、田间管理
1、松土除草:播种保持土地湿润,以利出苗。幼苗出土后浅锄,防止伤幼苗,经常保持土疏松无杂草。
2、间苗定苗:苗高7~8厘米时按株距6~10厘米定苗,去弱留壮缺苗补齐。
3、追肥浇水:以收大青叶为主的,一年要追3次肥。第1次追肥在定苗后,每亩追施氮磷钾(15:15:l0)复合肥10千克、尿素10~15千克,在行间开沟施入。第2、3次都在收割叶子后立即追施尿素7~10千克结合浇水施入。以收获板蓝根为主的,生长期不割叶子、少追氮肥。定苗后,每亩可追施氮磷钾(15:15:10)复合肥30千克。
四、防治病虫害
板蓝根病害主要是霜霉病、白粉病;虫害主要是莱青虫、蚜虫及红蜘蛛等。
1、霜霉病:叶部和叶柄受害。初期叶面有黄白病斑,中、后期叶背有灰白色霉状物。随着病情发展,叶色变黄,最后呈褐色干枯而死。
防治方法:注意排水和通风透光,避免与十字花科等易感霜霉病的作物连作或轮作,发病期用50%甲霜灵锰锌每亩100~150g对水50~60kg喷雾防治,每隔7天喷1次,连喷2次。
2、白粉病:危害叶部。6~7月发病,低温高湿、氮肥过多、植株过密、通风透光不良等情况下,均易发病。高温干燥时,病害停止蔓延。
防治方法:田间不积水,抑制病害发生;合理密植,配合施用氮、磷、钾肥。发病初期用25%丙环唑乳油3000~5000倍液喷雾。
3 、菜青虫:咬食叶片,危害轻的叶片成孔洞、缺刻,重的吃光全部叶肉,仅留叶脉。
防治方法:幼虫3龄前用200克/升(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2000倍液喷雾防治。
4、蚜虫、红蜘蛛:蚜虫、红蜘蛛在干旱时易发生。吸食茎叶汁液,严重时茎叶发黄。
防治方法:喷5%阿维菌素3000倍液喷杀。
五、收获加工
以收大青叶为主的,一年可割取2~3茬。第一茬在芒种前后生长旺盛季节,第二茬在立秋前,第三茬在处暑到白露之间。割取叶子时选晴天收割,立即晒干,色绿者质量好,若遇阴雨应及时烘干。以收板蓝根为主的,生长期不割叶子或只割一次叶子,在霜降之后,上冻之前,地上部枯萎时收刨,避免把主根挖断。刨挖下来的板蓝根晾晒至六七成干,去掉泥土,捆成小把,再晒晾至充分干燥时即为商品板蓝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