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时代的南京究竟是怎样的?它的范围有多大?又有哪些景致?它是否真如李白以及其余诗人所描写的那样凄凉?
公元589年,隋灭掉了南朝中最后一个朝廷──陈,统一了中国。这就是南京政治地位发生转变的转折点,从此以后,在三个多世纪的时间里,南京一直处于中央政府的压制之下。在这期间,南京在建制级别上几乎一直是县级,长期处于润州(今镇江)的管辖之下。而经济上,由于大运河的开通,扬州、润州的迅速崛起,也遏制了南京的发展。
隋唐两代压制南京最重要的原因在于,南京在从孙吴到南朝的四个世纪中一直都是南方政权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在全国有巨大的影响力。因此,隋统一全国后,江南各地仍不断有人举兵反抗,政府要想根除六朝以来南方政权的影响最好的办法就是压制六朝故都南京。
而压制的结果就是南京三个多世纪的衰落。举例证明,六朝的宫城在今天的珠江路以南,原本是南京最华丽的地方,可是隋军初定金陵,隋文帝就下令将六朝宫城荡平,并把这块地作为农田。 这也就难怪李白在金陵发出了“不见吴时人,空生唐年草”的感慨。
由于隋毁六朝园囿,所以李白所看到的南京城与六朝时最大的区别之一就是城区的北界移到了今天珠江路的南边。所以当时南京城东至今大中桥,西至长江,南至今天的雨花台,北至珠江路。
尽管隋唐时代的南京备受压制,却依然有繁华之地,只是这片繁华已经移至南朝建康城的外郭区域了。城南和城西由于秦淮河、长江水路交通的发展而日渐繁华起来。
李白著名的诗句“朝沽金陵酒,歌吹孙楚楼”描绘的就是唐代金陵城西的热闹景象。在唐代由今天的内秦淮河出水西门、沿长江而至石头城的河道沿线是秦淮河与长江交汇的交通要道,在当时是相当热闹的。
至于说李白看到的金陵是满眼凄凉,也不尽然。当诗人们驻足城北那昔日六朝宫城的所在地时,看到的一定是衰败和荒凉;但是当他们信步城西和城南的秦淮河畔时,看到的则应当是商业繁荣、歌舞升平景象。
能力秀主页:http://abc.wm23.com/qiyue17
梧桐子主页:http://www.wutongzi.com/uc/96414113.html
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u/2703200743
订阅号:钱静 微信号:qianjing-717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