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味小吃

家乡区县: 邯郸市大名县

风味小吃是一批在口味上具有特定风格特色的食品的总称,是一种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的小吃,即可以作为宴席间的点缀,也可以作为早点、夜宵的主要食品。世界各地都有各种各样的风味小吃,其特色鲜明,风味独特。往往是一个地区重要的特色表现,是所有游子对于家乡思念的“主要对象”。风味小吃因为是就地取材的,所以通常能够突出反映当地的物质及社会生活风貌;往往用本地所特有的材料精制而成的。所以吃风味小吃不仅能够品尝异地风味,而且还可以籍此了解当地风情风貌。

土家小吃

1.灰包谷子

土家族常将玉米煮后与地灰或河砂拌合炒使熟,然后筛出、去壳,以瓦瓮或坛储之(亦有炒后即食用的)。食时回锅炒焦,搀入油茶汤内吸食,又脆又香,其味甘美。

2.油茶汤

以茶叶、阴米(糯米蒸熟晾干)或包谷、花生米、干豆腐颗、芝麻用茶油或菜油炸焦,打油汤(多用猪油)加姜、蒜、葱、胡椒等佐料泡食。用以充饥,清香可FJ,并有提神解渴、驱热、御寒等作用。

3.刺苔

一种野刺嫩苔,春末夏初采后以开(沸)水烫熟,挤去苦汁,然后切细,用清油(植物油)干炒,加以食盐、辣椒。以之作菜,据说有开胃、助消化之功能。牧童常自采摘剥皮生食,颇有滋味。

4.木姜子

又叫“山胡椒”,学名山鸡椒,为配制香精的主要原料。山里人习用其果(绿嫩者佳)和入辣椒、大蒜、食盐、酱油、醋等拌匀,作一碟菜,味辛辣,可助消化、增进食欲。

5.蕨粑

海拔千米左右的高山,野生蕨苗最多。山里人将蕨根从1米左右深处掘出,在山溪中洗净捣捶细过滤沉粉,经煮搅成粑。每年元至三月开采,可以度荒,谓之“开地仓”。以之和肉作菜,味道极佳。

6.糍粑

以糯米(也有用高梁、小米的)蒸煮,在碓窝(或专门的石臼)里捣烂,趁热揪小团(根据需要取量)碾压成薄饼状。有大(20~30厘米)有小(10来厘米),大的或以柏枝影印花纹图,备作礼品。或烧烤、或煎烙、油炸,有多种吃法。

7.魔芋豆腐

取魔芋茎块,磨成浆,加石灰煮熟,凝如豆腐,以之作蔬。食者较为普遍,芋角今成外销特产。

8.和渣黄豆磨浆

煮沸后将青菜、韭菜、萝卜叶、野葱(其一则可)等类铡细挤去青汁和入。熟后掺以辣椒、食盐,味甚鲜美, 营养丰寓。过去曾为贫穷人家过年时之“美餐”,故有“辣椒当盐,和渣过年”之说。

9.酢海椒(又叫“酢广椒”)

将包谷粉拌和适量辣椒面、食盐,装入明水菜坛(或倒扑水),一月后可取出用油炒熟,或和肉、油渣等,其味更美,农家户户均备。

10.糯米酸辣椒

又称粑粑海椒 每逢秋末辣椒透红时节,土家族人便将粗壮的大红辣椒精选出来,用坛罐腌制成糯米酸辣椒。其做法是:用小刀或剪刀将大辣椒蒂把及籽梗剔除,形成空洞;再用调羹或筷子灌入糯米粉(糯米粉中掺入少许食盐)、五香粉等佐料,后放入大、小陶瓷罐中。最后以扑咸菜之法倒扑起来,约半月便可食用。

HL(2014-05-23)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