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丹地貌

家乡区县: 陕西省志丹县

志丹地处陕北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洛、周、杏三条河流由西北向东南纵贯全县。地势依河川流向由西北向东南倾斜。海拔1093~1741米。西部纸坊乡的郭大梁海拔1741米,是全县最高点;西南部永宁乡的马老庄洛河出境处河床海拔1093米,是全县最低处,相对高差648米。

志丹地貌属以梁峁为主体的黄土梁峁丘陵沟壑区。由于长期的侵蚀作用,特别是水蚀切割,形成本县地貌的显著特点是:地表支离破碎,梁峁密布,沟壑纵横,山高坡陡,河谷深切,基岩裸露。沟间地占全县总土地面积的40%,沟谷地占60%,其中,川台地仅占沟谷地的1.5%。山大沟深,割切深度200米。梁窄坡陡,梁顶到谷缘的背坡较平缓狭长,阳坡短而陡立。谷缘线以下黄土壁立,崩塌普遍,滑坡、泻溜也常有发生。河沟呈“V”字形。

本县地貌可划分为两大类型:

黄土梁状丘陵沟壑区 主要分布在迄于张渠乡东缘,经杏河镇,折纸坊乡,趋永宁乡至洛河出境处的东北至西南的广大区域。包括金鼎、吴堡、旦八、义正四乡镇的全部,张渠、顺宁、纸坊三乡的大部,杏河、永宁二乡镇的一部分,约占县境的三分之二。属白于山、子午岭的延续部分。以梁状丘陵沟壑为主,接近河流处有少量的黄土山峁。地势较高,海拔1400~1600米。梁顶较窄,梁坡宽展。尤以纸坊乡西部梁地较宽,约一二百米至四五百米。形如猪背,长度多为三四公里或数十公里。坡度一般为3~5度,至谷缘处坡度增至20~30度。植被较差,现代侵蚀急剧,水土流失严重。梁地间的冲沟、切沟下切强烈。相对切割深度达七八十米至一二百米,呈“V”字形。

黄土梁峁状丘陵沟壑区 主要分布在黄土梁状丘陵沟壑区的东部。包括张渠、顺宁、纸坊三乡的少部,侯市、周河、保安、双河四乡镇的全部,杏河、永宁二乡镇的一部分,约占县境的三分之一。海拔1300~1600米。以梁为主,梁顶间或有大型的孤立峁,靠近主分水岭处,以宽梁长梁居多,愈向沟谷,切割宽度愈大,短梁和薄梁居多。宽梁顶平坡缓,坡度小于5度。窄梁呈鱼脊形,梁坡达15~30度。梁峁形状、走向由下伏基岩特征决定。坡度多为3~5度,大至8~10度,坡折明显,坡折线下至谷缘坡度变动于10~30度。梁、峁、坡多辟为梯田。面蚀、细沟、浅沟侵蚀强烈,谷缘的冲沟、干沟、河沟深切,滑坡、泻溜、崩塌普遍。

河谷阶地 境内杏、周、洛河及其较大支流,普遍发育成冲积阶地。一级地相对高出河床3~10米,阶地堆积物下多石砾层,海拔在1093~1200米之间,面积较大而连片。二级阶地一般高出河床15~25米,其上部黄土覆盖的薄厚阶面相差可达一二十米,由于切深侵蚀,将二级阶地分割成条块状。

梁峁沟壑 分布于除河谷阶地和西南部永宁、义正两乡的土石山地外的大部分地区。海拔一般在1450~1650米之间。北部的张渠、顺宁、纸坊、金鼎等地区,以峁和短梁峁为主;中部的旦八、吴堡、双河、周河等地区以梁为主,梁顶间或有大型孤立峁,沟谷密度大,侵蚀严重,坡呈鱼脊形,地形特点比较明显。梁的走向大致是西北至东南走向或南北走向,且西北面长而平缓,东南面短而峭立。梁峁之上多耕地。

土石山地 包括子午岭北坡的永宁、义正两乡的部分地区,海拔大都在1300~1500米之间,山梁基岩裸露,岭谷交织,呈波状起伏,天然次生林茂密,植被好,侵蚀较弱。

WHX(2014-05-24)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