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沿革1931年毕节县立初级中学创建
1938年毕节县立初级中学更名为贵州省立毕节师范学校
1950年贵州省立毕节师范学校更名毕节师范学校
1958年毕节师范专科学校创建(合署)
1961年贵州省毕节民族师范学校并入毕节师范学校
1953年贵阳民族师范学校创建
1958年贵阳民族师范学校更名贵州省毕节民族师范学校
1962年毕节师范专科学校改建毕节中学教师进修学校
毕节中学教师进修学校更名毕节师范学校
1975年毕节师范学校升格毕节地区五七师范大学
1978年毕节地区五七师范大学改建贵阳师范学院(毕节大专班)
1981年贵阳师范学院(毕节大专班)升格为毕节师范专科学校
1993年毕节师范专科学校更名为毕节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1961年毕节师范专科学校(部分)改建为毕节第三中学
1980年毕节三中更名为贵州省毕节师范学校
2005年毕节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毕节教育学院、毕节师范学校合并升格为毕节学院
2学校实力编辑学校校园规划总面积1300余亩,现有面积833亩,校舍建筑面积26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5600万元,有馆藏图书85万册及清华同方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等电子图书资源120万册。
师资力量
学校现有教职工869人,其中教师586人,教授41人、副教授201人,博士23人、硕士359人,教师中有国家一级学会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1人,省级学会会长1人、副会长4人,省管专家3人,省级教学名师3人,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术带头人1人,市突出贡献人才奖获得者2人,市管专家15人, 1人受聘担任西南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10人受聘担任省内外高校硕士研究生导师,有兼职教授、客座教授和名誉教授97人,外籍教师3人。
设有14个教学学院, 35个本科专业,专业覆盖了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艺术学等九个学科门类。
获批1个农业部“国家绒毛用羊产业技术毕节综合试验站”,1个省级特色重点学科、4个省级重点支持学科、1个省高校人文社科研究基地、1个省科技创新人才团队、2个省级特色重点实验室、1个省级工程中心、2个省级优秀教学团队、1个省级特色专业、2门省级精品课程,22门校级精品课程,4项省级教改项目,74项校级教改项目。建有14个科研院所,教师承担了百余项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有来自25个省、区、市的全日制在校学生10000余人,有成人教育在册本专科学生4300余人,建有融“奖、贷、助、补、减、免”等途径为一体,整合了国家、社会和学校力量的贫困生助学保障体系,校园文化活动丰富多彩,学生在国家、省级的各种竞赛中屡获佳绩,学校先后获“三下乡”、“扶残助残”、“国防教育”、“预征兵工作”等全国先进集体称号。
学校注重对外交流与合作,先后与美国、澳大利亚、印尼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高校与科研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与贵州大学、山东科技大学、西安科技大学、南京林业大学等国内高校开展了校际合作。
校园风景(16张) 科研院所
毕节学院自2005年建校以来,学校在定位教学研究型学校的基础上,学校大力支
校园文化(5张) 持科研工作,建立了一系列的科研院校,为支持科研、发展科研、壮大科研提供了强大的科研平台支撑和智力人才支持。主要科研院所有:夜郎文化研究所、岩溶山区生态建设研究所、毕节试验区研究院、彝学研究院、黔西北民族艺术研究所、数学与应用数学研究所、黔西北民族民俗文化研究所、逻辑与应用逻辑研究所、高等教育研究所、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研究所、循环经济研究院、黔西北民族工艺服饰研究所、草地生态研究所、毕节试验区经济发展研究所、化学化工技术开发中心(省级重点支持)等十余个科研院所,其中还有解放军艺术学院原院长、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申万胜将军任名誉院长的乌蒙书画院。
详情请访问我的能力秀主页,只要你抓住时间,相信你就可以销售机会,如果你只是一味的选择等待时间,你最终也只能做cryboy松松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