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乡
谈到南宫就不得不吹一下离我家大概七百步之遥的普彤塔。普彤塔坐落在南宫市普彤寺内,现为河北省重点文物,它始建于东汉明帝永平十年(公元六七年),永平十五年正月十五日落成,距今已有一千九百多年的历史了,比河南洛阳白马寺塔还早建一年,可谓名副其实的“中国第一佛塔,人间稀有至宝”。
“普彤”,二字源自于佛经《妙法莲华经冠科卷感观世音菩萨普门品》的解释:“普以周普为义”。佛学“普渡”指大慈大悲,普渡众生。“彤”为朱色。东汉时,娘娘住的皇宫涂红色,叫“彤庭”,因为塔后普彤寺内供奉着菩萨,塔身及寺均为朱色,故取“彤”字。所以取“普彤塔”。如今的寺院,是南宫市1992年重建而成的。主持这次恢复和重建的是一位在中国佛教界声名远播的人物——弘川法师。1984年8月,弘川法师冲破种种阻挠,毅然从台湾经香港飞赴祖国大陆,被原政协副主席、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誉为“中国第一爱国僧人”。改革开放后,人们尊佛、敬佛热情得到充分释放。1992年南宫市人民政府遵从群众意愿,批准同意省佛协再建名刹修复神州第一寺——普彤寺的提议。弘川法师开始了艰难的筹建工作。经过一年多的筹备,1993年11月奠基,至1996年9月26日便隆重举行了普彤寺落成暨佛像开光大典,佛界高僧、各界人士以及四面八方的善男信女数万人参加了这个庆典。
有看的当然也得有吃的,谈到南宫美食,就要说说熏菜了,记得小时候侯常在姥姥家吃到。南宫熏菜起源于邢台南宫市,是当地人喜爱的小吃。 【南宫熏菜】选用优质猪肉,并按比例添加鲜鸡蛋、纯正绿豆 淀粉、姜丝和小磨香油,搅拌成粥状,灌入肠衣。之后,用配好佐料的汤煮熟再用锯末烟火熏烤成紫红色,外皮再抹上香油,吃起来清香而没有腥味,放几天也不变味,深受群众欢迎。南宫市旧城十字街周家的熏菜为正宗。正品的南宫薰菜在制作时选择几分肥几分瘦的猪肉,哪个部位的肉先下锅,哪个部位的肉后下锅,以及佐料的搭配、熬制的时间、火候把握、粉茨与肉的比例等都有讲究。南宫熏菜也由原来的一种形式,发展为一系列熏制肉食品。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