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亭为纪念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当年方饭五坡岭时不幸被捕而建,故取名“方饭亭”。
明代“正德”十年(1515年),为赞颂[文天祥]的浩然正气,由邑生[吴子昌]提请广东提学[章朴庵]恩准,令海丰知县[杜表]、县丞[陈义]、教谕[林右]、训导[万秉和]等协力同心,于五坡岭上建立“表忠祠”。不久,惠州守备[陈祥]又建“忠义牌坊”于“表忠祠”之前(祠之南面),又建“方饭亭”于祠之后。惠州知府[甘公亮]从其家乡庐陵取得[文天祥]画像,勒像于石,并于画像石碑上题刻其〖衣带铭〗:“孔曰成仁,孟曰取义,唯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石亭两傍嵌刻“热血腔中只有宋,孤忠岭外更何人”的对联,传为明代状元[林大钦]所写。亭前月台还树一碑刻:“一饭千秋”四字。(见同治版《海丰县志》卷下 • 词瀚)
明、清两朝曾多次重修此亭。后来,“表忠祠”和“方饭亭”被侵华日军飞机炸毁。现存的方饭亭是解放后重修的,但[文天祥]的画像碑刻是原有的。
方饭亭现规划于海丰县彭湃中学校内。学校师生经常在方饭亭前举办各种形式的教育活动,以励后辈的爱国情操。每年都有海内外游客前往拜谒,是他们海丰之行的必经之地。
小石亭内竖一块高2.7米、宽0.9米的石碑,上刻文天祥石像。此画像系明代惠州知府甘公亮从文天祥的家乡江西庐陵取来而勒于碑上的。碑像上面题刻文天祥的《衣带铭》:“孔曰成仁,孟曰取义,唯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这《衣带铭》是1283年文天祥就义后,从他的衣带取得的,故名。小亭两旁的石柱刻有一副对联:“热血腔中只有宋;孤忠岭外更何人!”此联为明代潮州籍状元林大钦所书写的,笔力苍劲遒俊。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