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城名人(廿一)——女中豪杰张玉珍

张玉珍,女,现任宽城满族自治县化皮乡任杖子村党支书、村主任。张玉珍上任后,任杖子村先后被省委、市委、县委授予先进基层党组织、农村红旗党支部。她本人2005、2006年连续两年被县委授予“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2007年被授予“一好双强”型村党支部书记。2006年被承德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评为“感动承德”典型人物,被承德日报社评选为承德“十大”新闻人物;2007年荣获第四届“河北省十大女杰”提名奖。

化皮乡任杖子村在河北省誉为“桑蚕第一村”,但是1996年村茧站被一场大火烧毁,村里一下子背上了90多万元的外债。年底,村班子届满后,没有一个人愿意接这个烂摊子,村两委班子一度处于瘫痪状态。领导和党员群众一次次上门做她的工作,让她干,“大家能信任你,你干吧,记住受众人之托,办众人之事呀。”领导的信任,群众党员的期盼,深深地打动了她,就这样张玉珍硬着头皮挑起了支部书记的这副担子。
2007年春,张玉珍上任后,和班子成员共同分析村情,研究确定了任杖子村的经济发展思路:一是重建茧站,带动扩大桑蚕产业,增加发养量,村子统一烘烤,定价往外销售干茧。为了建茧站她说服了家人,拿出自己家的钱购买材料,为了省钱,她和村班子成员硬是靠双肩把78根木头一根一根地从高山上扛下来。茧站建成后,当年在增加养蚕户的同时,集体也增收两万多元。看到效益后,村民养蚕的积极性一下子高涨起来,放蚕达1000多张。三年里不但还了3万元的外债,又给学校添置了图书、体育器材和十台电脑,让农村的孩子也享受到和城里孩子一样的教育。二是栽桑种树,发展林果业。她向党员提出了向荒山要财富的口号,结合退耕还林,先后栽板栗15万株、杏树19万株、杨树8万株,山枣嫁接、大扁杏和坝沿桑树20多万株,现在村年产板栗80多吨。三是建牧场,发展养殖业,在大小北山建设了两处牧场,全村养羊2000多只。四是完善水利配套设施。2001年,任杖子村被列为全县第一批重点扶贫村,张玉珍充分利用这一大好机遇,建成以户连片的水利配套工程9处,沟糖子深打机井3眼,集体板栗园集雨工程一处,60立方米和300立方米的蓄水池两个,地下铺设管路1900多米。张玉珍在山上奋战23天,解决了南山14-15组历史性缺水这个老大难问题,大梁三道沟、二道坡6个自然村庄岭上了干净的自来饮水。
在工作中,张玉珍深深地体会到,群众心中有一杆秤,群众在干部的心中有多沉,你在群众的心中就有多重,只要党员干部真心实意地给他们办好事、办实事,他们就会自发地聚集在我们的周围,就会信任和支持我们的工作。

wm23IXM7K492(2014-05-25)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