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陉名人——赵修+

家乡区县: 石家庄市井陉县

赵修 (1921 — 1992) 原名赵辛酉,字克襄,井陉县栾庄村人。 1937 年 9 月,参加本村抗日自卫队。 1938 年 1 月,赵修由孙瑞和路达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栾庄村第一个党员。井陉 ( 路北 ) 县第一区第一个党支部建立后,赵修任支部书记。 1938 年 3 月,赵修任区委组织委员,负责筹建农民协会。 5 月,县委调赵修到山西五台晋察冀边区党校受训。 8 月,边区党校毕业后,党组织派他到晋察冀二地委工作,在寿阳、榆次一带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先后任五台县区委书记、盂县县委常委、组织部长。 1942 年 2 月,寿阳县委领导成员全部牺牲。赵修调任寿阳县委书记,先后兼任县游击大队政委、榆寿支队政委、独立营政委、独立团政委等职。日军投降后,赵修领导寿阳人民同阎锡山反动派浴血奋战,终于赢得了胜利。 1948 年 5 月,赵修奉调南下。历任陕南郧阳地委副书记,襄阳地委第一书记兼军分区政委,武汉市委书记,孝感地委第一书记兼军分区政委,湖北省委委员、省长、省委书记,武钢党委第二书记等职。此间,他领导当地人民完成了减租减息、土地革命、粮食统购统销、农业生产互助合作等工作任务。 1954 年 4 月,他撰写的《襄阳县伙牌乡襄阳农业生产合作社关于喂养和使用耕牛的经验》在《湖北农村》刊登,后收录在毛主席主编的《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一书中,主席按语说:“作者以很大的热情研究了这个问题,所述农民的语言也确是农民自己的语言,似乎作者是到了这个乡同群众一道研究过这个问题的。” 1958 年,在中央召开的一次全国省、地委书记会议上,毛主席特意点名赵修站起来,让全体与会者认识一下。主席说:“我们希望全国二百几十个地委的书记,每人都下乡去研究一个至几个合作社,每人写出一两篇文章来。” 1958 年 3 月 1 日,他撰写的《山区的自流灌溉网》一文,省委书记王任重作序,由湖北人民出版社出版单行本。《人民日报》第三版用整版篇幅以《要使山为水低头》为标题全文发表,并加按语:“这是一篇马列主义的好文章。”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他从湖北武钢调到中央农业部后到吉林省委工作。历任农业部副部长、吉林省委书记、常务副省长、省长、省人大常委会主任。还当选为第四、六、七届全国人大代表,是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代表大会代表。他对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做过很多调查,写过很多文章,为党和国家制定和完善农村改革政策提供了重要依据。他还曾率团赴澳大利亚、新西兰、加拿大、法国、丹麦等国访问,为发展我国的农牧业生产做出了巨大贡献。曾受到邓小平、彭真的亲切会见,并合影留念。 1992 年 1 月 20 日在长春逝世,终年 71 岁。

欢迎访问新浪微博主页:http://weibo.com/727191235
欢迎访问能力秀主页:http://abc.wm23.com/lj0727
欢迎访问新浪博客主页:http://blog.sina.com.cn/u/2114348483
梧桐子主页:http://www.wutongzi.com/user/default.aspx
我的家乡主页:http://www.wutongzi.com/kan/hebei/shijia_jingxing.html

简简单单的小生活(2014-05-25)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