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蟹之风在我国历史悠久。《周礼》中有“蟹胥”名目。据考,这是一种蟹肉酱。《世说新语》记载了晋人毕卓“右手持酒杯,左手持蟹螯”的美谈。北魏《齐民要术》介绍了“藏蟹法”。陆龟蒙的《蟹志》,傅肱的《蟹谱》,高似孙的《蟹略》,都是有关蟹的专著。更有趣的是,明代美食家李渔“以蟹为命”,每年蟹将上市时便储钱以待,叫作“买命钱”。潮汕人爱吃的是浅海处、处于淡水与咸水之间的青蟹,尤其是受精蓄子的母蟹,此时它膏腴满腹,炊熟后蟹膏红亮如金,极其名贵甘美。
潮汕膏蟹,学名锯缘青蟹,盛产于潮汕沿海一带。膏蟹就是卵巢饱满的母蟹,因腹部呈赤褐色,故俗赤蟹。已受精但蛋巢很不饱满的母蟹叫“行蟹”;略为饱满的叫“花蟹”;雄蟹与未受精的母蟹合称为“肉蟹”。蟹的吃法多种多样,有生炊 (清蒸)、醉制,也有将蟹肉、蟹黄拆下作主料或配料的。因此,蟹味菜的名目颇多,除生炊膏蟹、生炊肉蟹外,还有酿鸳鸯蟹、酿如意蟹、炆素珠蟹、干焗蟹塔、清汤蟹丸、蟹肉芋艿羹等。
潮菜中的蟹味菜最为流行的做法是生炊,特别是做肉蟹和膏蟹。因肉蟹、膏蟹本身味道极为鲜甜,而“生炊”则是最能体现烹调原料原汁原味的一种烹调方法。生炊膏蟹是著名的传统蟹味菜肴之一。选用潮汕所产的膏蟹,制作时斩出蟹螯放在盘底两边,将蟹肉切块放在蟹螯之上,蟹壳放在蟹肉上面,然后将白肉丁、姜片和葱头放在蟹上,再将盐水、绍酒、川椒拌匀淋上。然后,放进蒸笼蒸10分钟取出,去掉姜片和葱头,食用时配上浙醋和姜米佐食。它造型美观,色泽鲜艳,蟹肉鲜嫩,为时令佳肴。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