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充冬菜

家乡区县: 南充市顺庆区

清乾隆年间,南充酱园主张德兴,见嘉陵江边盛产芥菜,他突发奇想,将新鲜芥菜配以盐和香料,装入土陶圆坛密封后放置酱园内。事隔三年,恰逢立春之日,酱园内忽然飘出一股奇特的香味,原来是那个土陶圆坛突然破裂,芳香四溢,沁人心脾,众人闻香而至纷纷品尝,果然是爽口。此菜历经三个寒冬,立春之日喷香而出,众人取名为“冬菜”。一传十,十传百,传至京城,成为朝廷贡品。时有民谣“十里飘香不是花,顺庆府中冬菜牙”,十里午南充冬菜由此诞生,经过几百年代代相传,十里香南充冬菜成为四川四大名菜之一。我公司承传“南充酱园,德兴老号”,秉承百年传统工艺,发扬光大,使十里香南充冬菜这一独特的地方特日臻完美,名扬海内外。

南充冬菜以优质青菜为原料,由于它的生产加工季节在冬季,故以“冬菜”命名。上世纪70年代,南充冬菜就与涪陵榨菜、宜宾芽菜、内江大头菜并称四川“四大名腌菜”。如今涪陵榨菜不仅成功上市,且已蜚声海内外,南充冬菜却只在“坛”里香。

“十里闻香不是花,南充嫩尖冬菜芽,煎、炒、蒸、炖均可口,品尝其味果不差”这是一首赞誉南充嫩尖冬菜的民谣。有历史,名气小;产业大,产量小;制作工艺落后,这些问题如今却制约着南充冬菜的发展。

一纸规划与其说是南充冬菜重生的“筹码”,厚重的历史更是南充冬菜千古留香的“作料”。

相关史料记载,南充冬菜距今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经过历代工匠改进制作工艺和引进腌制技术,早在清朝嘉庆年间便享誉海外。在《川菜菜谱》中,冬菜为50多种名菜不可缺少的作料。现如今,南充冬菜远销重庆、北京、上海、广州等全国30多个城市。

吃冬菜、种冬菜、卖冬菜,在高坪区青居、阙家、浸水等乡镇的老百姓看来,是祖祖辈辈传承下来的“必修课”。每年处暑后的三个月里,这里的老百姓宁可种冬菜也不愿意种其它作物。

“种一季冬菜只需要三个月,经过下种、育苗、移栽,将地里成熟的冬菜送往冬菜厂,就可以拿到票子了。”栽种冬菜收入如何?村民林邦华心里装着一本“明白账”:种一季小麦半年时间才可以收获,每亩土地最多产小麦250公斤,按现在的市场销售价每公斤3元钱计算,一亩小麦的收入是750元;种冬菜的周期只是种小麦的一半,而种冬菜的亩产量是1500公斤,按一般市场价每公斤7角钱计算,一亩地的收入可以达到1050元。

“沿着这里往上看这一片方圆十几里地方,到了种冬菜的季节90%以上的土地上都是成片的冬菜。”青居镇顺江村会计王春桥指着嘉陵江东边的那片土地介绍。记者俯身用手碰了一下土地,瞬间地上就有了一道明显的痕迹。“这一带土地肥沃,全是松软的沙土,脚踩上去软绵绵的就好像踩在沙滩上,菜种在这里既好下种也好采摘。”王春桥说。

“莫看一亩冬菜仅仅只收入千把块钱,但种冬菜比种其他蔬菜好找市场哟!”种了大半辈子冬菜,村民林士文尝到甜头,“种冬菜只需在下苗时施少量化肥,移栽后基本上是靠农家肥,时间短,见效快。最重要的是每年收获后的冬菜都是与厂家签了合同的,种出来的冬菜根本就不愁销路。”

当年与南充冬菜并驾齐驱的涪陵榨菜现已成为中国名牌,各式品牌的涪陵榨菜更是远销全国各大、中城市市场,并出口到日本、新加坡、韩国、 俄罗斯、南非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当涪陵榨菜的年生产能力达到几十万吨时,南充冬菜所有冬菜生产厂一年的产量,甚至还不到涪陵榨菜一个厂年产量的五分之一。

据市经济和信息化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南充冬菜主要以青菜为原料,青菜在生长时多施用农家肥,在生产的过程中,也不会添加防腐剂等化学成分,是完全符合绿色食品标准的。但是从过去到现在,南充生产冬菜的企业对绿色食品的认识不够,目前大多数南充冬菜还没有获得“绿色食品”的认定。

产量小也是制约南充冬菜扩大市场份额的重要原因。南充烟山味业有限责任公司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尽管南充“烟山冬菜”被评为“中华老字号”,2008年投资3000万元引进了先进的生产设备、生产设施后,腌菜厂年加工冬菜的能力仍不到5000吨。

冬菜制作过程中最基本也是最关键的一环,是对原料进行脱水处理。脱水处理一般要经过两个环节:风脱水和盐脱水。风脱水即农民收菜后,在自然状态下将菜晾晒半月;盐脱水即厂家收购农民风脱水后的菜,再对其加入盐进行腌制,使其再次脱水。之后,由厂家在盐脱水后的原料中加入香料,以去苦味,再加入花椒、香粉、小茴香等10多种磨成粉状的香料搅拌均匀后将其分层紧装于坛内,用水泥河沙封口封缸腌制,最后用塑料薄膜将坛口捆好。封口后的坛子经过日晒夜露、霜打雪漫,自然发酵而成。

“这其中的任何一项工序目前都无法实现机械化”

沿袭传统的纯手工加工制作的过程中,前期投入资金多,收回成本的周期较长,这是南充冬菜目前的生产现状。最为重要的是目前全市范围内冬菜生产加工企业没有统一的生产标准和质量技术检测标准。

直面南充冬菜的生存现状和产业前景,西华师范大学经济学教授王代敬认为,要在耕地与餐桌之间架起直接对接的桥梁,南充冬菜生产加工企业在加大科研开发的同时更要转变经营观念,南充冬菜不仅仅是停留在调味品、辅料的单一产品层面,更应瞄准市场,将其开发成人们的休闲食品,使其成为南充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

小夙(2014-05-25)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