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新,字次明,号葛山,清朝政治人物。福建漳浦人。在朝任职50年,历任吏、礼、兵、刑、工等部尚书,官至文华殿大学士。蔡新在朝任职50年,历任吏、礼、兵、刑、工等部尚书,官至文华殿大学士,德高望重;任《四库全书》总裁,清朝嘉庆皇帝的老师,是漳州市古代官阶最高,在位时间最长的一位历史名人。
蔡新出生在漳浦县大南坂下楼村林西墘,建府第在县城准提室巷内。父亲因多次考秀才不中,抑郁而亡。从小家境贫穷,与兄长一起帮助寡母耕作、采薪度日。蔡新从小就立下志愿,要和堂叔父蔡世远一样,当个有学问的人。于是开始潜心修学,尤其喜爱儒家性理天命相关的学说,深受堂叔蔡世远的钟爱。
乾隆元年,蔡新中了进士,选为翰林庶吉士。当时,乾隆皇帝命史馆官员每日呈进经史讲义,各抒己见,以考察其学问根底的深浅。蔡新呈进讲义数十篇,深得赞许。
乾隆五年,噶喇吧(今属印度尼西亚)发生荷兰殖民者屠杀华侨的惨案,史称“红溪惨案”。翌年,方苞向蔡新询问对策,蔡新回信禁止通商有弊无利,只能引起沿海民众财物损失和闽粤两省财源困乏。因而主张“静加查察”,若噶喇吧继续迫害中国商人,那也只禁止与噶喇吧通贩,其余南洋诸国“听从民便”。方苞接受蔡新的意见,并向朝廷建议,遂得以实施。
乾隆十年,蔡新奉命入直上书房,侍诸皇子讲读,并授翰林院侍讲。不久,奉命督学河南。督学期满后回京,仍直尚书房。皇帝知道他精通数学,懂得应用勾股弦原理进行开方的方法,命皇子于课余时间向蔡新学习数学。蔡新因材施教,很得皇上赞许。
乾隆三十四年,兼理兵部尚书兼管国子监事务。不久,调任礼部尚书。赐紫禁城骑马,并照顾在澄怀园办事。
乾隆四十一年,再兼理兵部尚书。时蔡新已69岁,乾隆手书“武库耆英”及红绒结顶冠服赐给他。乾隆四十五年,转为吏部尚书兼国子监事务,授协办大学士。
乾隆四十六年十月,充《四库全书》馆正总裁之一。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五月,《四库全书》纂修基本完成,请假回乡修墓,奉旨给假一年,不必开缺。乾隆四十八年六月,蔡新假满抵京。七月,授文华殿大学士,兼吏部尚书,赐“黄扉宿彦”匾额。
乾隆五十年二月,皇帝允许以原官致仕,加授太子太师,令驿站车马送回漳浦,在朝同僚、门生及部属也都赋诗,为他送行。
清嘉庆元年,蔡新已89岁。嘉庆皇帝御书“绿野恒春”匾额赐给蔡新,并赐蔡新子本俊官内阁中书。
嘉庆四年十二月,蔡新逝于家乡漳浦县,享寿92岁。晋赠太傅,赐祭葬,谥号文恭。
蔡新是一位值得尊敬与佩服的历史伟人。他的才学和成就流芳百世,是所有漳浦人的骄傲和信仰。
蔡新故居(漳浦县绥安镇金鹿路西)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