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清景区刻石(下)

家乡区县: 青岛市崂山区

16.题刻“步月廊”。在三清殿前龙头榆的树荫下,字径40厘米,青岛市杨北荣隶书。
17.题刻“神水泉”。在三清殿石阶下,字径30厘米。
18.碑刻“海印寺遗址”。遗址在三清殿前的竹园下,碑刻于海印寺遗石之上。有字径30厘米楷书小字一行,文为:“明万历十三年憨山大师建海印寺于宫前,二十八年降旨毁寺复宫”。青岛市蔡省庐书。
19.元太祖成吉思汗圣谕刻石二方。刻石为东西两块,其西文为“宣差阿里鲜面奉成吉思皇帝圣旨。丘神仙奏知来底公事是也,1好。我前时已有圣旨文字与你来,教你天下应有底出家善人都管着者,好底歹底,丘神仙你就便理会,只你识者,奉到如此。癸未年九月廿四日。西域化胡归顺,回至燕京,皇帝感劳,即赐金虎符牌曰:真人到处如朕亲临,邱神仙至汉地,凡朕所有之城池,其欲居者居之。掌管天下道门事务,以听神仙处置,他人勿得干预。宫观差役尽行蠲免,所在官司常切卫护。”文末为“天乐道人李道谦书”。这一段刻石文字,实际上是两条敕文,自西域化胡之后,是赐金虎符牌敕文。其东另一方刻石,文为:“钦差近侍刘仲禄奉成吉思皇帝圣旨道与诸处官员每,邱神仙应有底修行底院舍等,系逐日念诵经文告天底人每与皇帝祝寿万万岁者,所据大小差发税赋都休教著者,据邱神仙底应系出家门人等随处院舍,都教免了差发税赋者,其外诈推出家影占差发底人每,告到官司治罪断按主者。奉到如此,不得违错,须至给付照用,右付神仙门人收执照,使所居神仙应系出家门下精严住持院子底人等,并免差发税赋,准此。癸未羊儿年三月御宝”。上述两方元太祖圣谕刻石,现嵌在太清宫三皇殿两侧墙上,东西相对,约60平方厘米,楷书工整,刻工精细。癸未羊儿年为公元1223年,成吉思汗逝世的前四年,是时邱处机应诏西域后已归燕京白云观,此两方刻石是研究元代宗教的珍贵资料。“文化大革命”中,崂山所有庙宇的碑碣全部被毁,惟此两方刻石被人用红油漆各书“万岁”其上,无人敢砸,幸免于难,为当今崂山庙宇碑碣中劫余之最古者。
20.题刻“汉柏凌霄”。在太清宫三皇殿院内,因汉柏上附生凌霄花及盐肤木,三株一木而得名。字径50厘米,末附小字一行,文为:“建元元年辛丑乐山居士张廉夫手植”。青岛市王梦凡书。
21.宫界四至刻石。在太清宫三官殿通往三清殿的夹道旁石上刻有一段文字,记载着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太清宫复宫后,莱州府查明的太清宫之宫界四至,文为:“庙产藏经香火山场地二四一亩。东至张仙塔,西至八水河,南至大海及脚庵一处,俱供香火,并无民地,永不起课。划清宫界,刻石为证。”此刻石为官府所立,以避免后世当地农民与太清宫争地而引起纠纷。宫界四至刻石距今约有400年。
22.题刻“拜斗台”。在三皇殿东北角,黑石崮上有北斗星座刻迹,为太清宫道士礼拜北斗的祭坛。字为魏碑体,字径60厘米,下附小字数行,文为:“本宫始祖李真人哲玄号守中子,敕封道化普济真人,于唐天?元年甲子至本宫拜北斗于此。”青岛市高小岩书。
23.题刻“绛雪”。置于太清宫三官殿院中古耐冬树下,字径25厘米,并刻有“聊斋志异香玉篇中之花神”小字一行。青岛市董海山书。
24.题刻“聚仙台”。在太清宫三官殿后之山坡上,石平如台,登台可观沧海。原刻有聚仙台三个小字,每字约有拳头大小,现已不存,1980年5月又增刻字径1米的三个篆字。青岛市孟庆泰书。
25.题刻“劈石洞”。在太清宫后山,一巨石自上而下劈如两半,下有洞,字径1米。青岛市王梦凡书。
26.题刻“三步天”。与劈石洞同为一石,在劈石之背后,古人在石上凿有脚蹬三级,攀登三步可登至顶。隶书,字径60厘米。青岛市曹和薂书。
27.题刻“连环洞”。在劈石洞略西之幽静处,有东西两洞口,洞内相通,可容数人,传为明代张三丰及宫中道士修真处。字镌于东洞额上,横排隶书,字径80厘米,青岛市蔡省庐书。
28.名胜题辞“太清胜境,海上名山第一”。字镌在由公路入太清宫之盘道左侧山峰上,自此右转即可进入太清宫,行书,“海上名山第一”6字之字径15厘米,“太清胜境”4字之字径65厘米。青岛市王梦凡书。
29.题刻“云山道家”。在太清宫盘道北侧之巨石上,隶书,字径60厘米。青岛市王蕴华书。
30.题刻“碧海仙居”。与“云山道家”刻石相对,篆书阳刻,字径60厘米。青岛市王梦凡书。
31.名胜题辞“太清水月”。在太清宫盘石路略下北侧之高石上,面临太清宫湾,“太清水月”为崂山十二景之一。行书,字径80厘米。青岛市杜颂琴书。
32.风景题刻“翠澜”。镌于太清宫湾码头旁之石阴,此处为太清宫八景之一。原放生池坝内有游艇名“翠澜”,今游艇已无,镌此二字,半没海中,随海潮之起落时隐时现,亦颇成趣。草书,字径130厘米。青岛市蔡省庐书。
33.题刻“东海雄风”。位于太清宫东山路中,与“波海参天”同石,字面南,隶书,字径80厘米,1981年书法家黄苗子书写,1982年上石。
34.题记刻石“道教全真天下第二丛林”。地处“波海参天”刻石略北山谷中。全真道龙门派创始人邱处机吸取了佛教的丛林制,建立了道教的丛林制,北京的白云观为第一丛林,明、清以来崂山太清宫又有道教全真天下第二丛林之称。据《太清宫志》有关北七真降临该宫的记载,又增刻了一段文字如下:“宋庆元元年乙卯,真人邱长春、刘长生同他道侣五人号曰七真,由宁海之昆仑山来游崂山,止于本宫,讲道传玄,宏阐教义,道众大悟,各受戒律。”字径1米,青岛市王蕴华书,1980年5月1日镌刻竣工。
35.题刻“三清门”。地处太清宫北公路下老道坟旁,宫东山路未辟前,此为入宫必经之地,一圆锥状石崮,从中一劈为二,中可行人,状如城门。传说邱长春等北七真来太清宫时,即沿此路而入三清殿,故题刻“三清门”于其北侧,字径70厘米。青岛市高小岩篆书。
36.题刻“梯子石”。在青山口停车场转盘处,山中石阶俗称梯子石,西起登瀛,东止于青山口,绵延10余公里,此石刻为梯子石东端之标记。楷书,字径80厘米。青岛市贺中祥书。
37.题刻“石猪峰”。地处公路北之群峰,山巅怪石状如群豕奔逐,字镌于峰下长石,字径70厘米。青岛市王梦凡书。
38.题刻“狮子岩”。地处青山口之北,石崮状如卧狮故名,行书,字径1米。青岛市杨慕唐书。
39.游记刻石“梯子石记”。地处梯子石东端登山路南,凿平巨石,长约3米宽约2米,刻记其上,共388字,每字字径6厘米,1980年春青岛市修德书,全文如下:“梯子石记。山不险不奇,游不恶不快,穷游者莫不知之。梯子石者,亦名天梯,旧以险恶著。辛卯季春,余游九水毕,复转而游此,过麦窑寻山麓而上,面危峰,临大海,虽称天险,然犹樵牧之径也。忽值高山,乱石磊石可,荆榛满目,似洪荒以来,从无游履践之者。折而下,复登两山,其势较前峻。再一山,石崩谷裂,虎狼所不穴,猿鹤所不到,山精木魅所不游。3岩横出,如蛟龙扬鬣,与霹雷角斗于空中,是为天门顶。举目周视,无足迹可寻,乃先悬带其下,持之而堕于石底,神情恍惚,几疑去天尺五。再半里即至梯子石,上之无可登,下则怪石齿齿,倒垂大海中,一侧足即随波叵去。其中一线直上,绝壁千仞,石莫能自立,鸟莫能自飞,即欲痛哭寄书,而天空地窄,四顾无人,思问一樵夫而不得。俯窥之,下有微光圆明如镜。侧身入,众石支一石,翱翔甫定,衔尾卧其上,人从隙中过,约略下数步,仰见青天,忽成异境,盖世俗所谓狗洞者。疾趋下,渡八水河,攀松杉而上,至其巅,望海水如绿玉,则太清宫之西峰焉。一片空明,千山紫翠,仿佛更始余民重睹汉仪,出险神稍定,乃逐步回而望之。光绪乙卯举人林钟柱撰,庚申年春即墨修德书。”
40.题刻“桃园口”。自梯子石记再上为桃园旧址,昔有山庵桃林,楷书,字径80厘米。青岛市杜颂琴书。
41.诗刻“李白赠王屋山人”。此诗镌于登梯子石达500级之处,在梯子石阶之路北巨石上。诗文如下:“我昔东海上,劳山餐紫霞。亲见安期公,食枣大如瓜。中年谒汉主,不惬还归家。朱颜谢春晖,白发见生涯。所期就金液,飞步登云车,愿随夫子天坛上,闲与仙人扫落花。”共13行,每行5字,竖排,字径25厘米,刻石面积8平方米。青岛市高小岩书。该诗录自《李太白全集》,在《全唐诗》中,该诗名为《寄王屋山人孟大融》,其中“亲见安期公”为“亲见安期生”;“飞步登云车”为“飞步升云车”。
42.题刻“太白石”。刻石在梯子石600余级处之南,字径1米。青岛市王蕴华书。
43.题刻“蟠桃峰”。太清后七峰并列如屏,蟠桃峰为其中之一,登梯子石必经峰前过。字镌于40米高之摩崖上,隶书,字径3米半。青岛市高小岩书。
44.题刻“瑶池”。蟠桃峰绝顶有巨石大如球场,石上有数坑,形如桃,大小不等,水澄清,深可齐腰,亢旱不涸,内生蒲草及鱼蛙等,古称瑶池,今仍之。楷书,投影放字,每字高7.3米,宽6.2米,笔划宽达1.5米,深近0.5米,二字共占近90平方米。字用定向爆破凿成,用工770个,1980年10月竣工。青岛市杜宗甫书。
45.题刻“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刻石在瑶池下,草书,竖写三行,字径50厘米。西安美术学院茹桂于1981年10月游崂山时书刘勰《文心雕龙》句。
46.题刻“听涛”。字镌于沿梯子石登山通往明霞洞和上清宫路口,俯瞰碧波万顷,环顾翠松遍山,海涛松风,不绝于耳,游人登临至此,心旷神怡。草书,字径50厘米。青岛市杨慕唐书。
47.诗刻“钓鱼台一字歌”。文为“一蓑一笠一髯叟,一丈长竿一寸钩,一山一水一明月,一人独钓一海秋”。末署“大谷子,宋绩臣”。诗刻于太清宫东南至八仙墩之途中,海中有礁石如台,于平整处镌之,字面朝天,须俯视,镌刻年代及书者不详。

我的梧桐子家乡主页:
http://www.wutongzi.com/kan/shandong/laoshan.html
我的能力秀主页:http://abc.wm23.com/xujing0317
我的博客主页:http://blog.sina.com.cn/xjxj317
我的微博主页:http://weibo.com/xjxj317

时光停在你眼里(2014-05-26)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