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端午三岔镇与你一起过

家乡区县: 甘肃省漳县

端午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但是关于端午节的由来有很多种说法,主要可分为四种:纪念屈原、纪念伍子胥、纪念曹娥和用来祭祀祖先。

端午节源于纪念屈原——这个观点流传最广、影响也最深。传说楚国诗人屈原在公元前278年农历五月初五那天投江以后,渔民们驾驶小船拼命营救可是没能成功,就用竹筒子盛了米洒到江里来祭祀他,但这竹筒米常常被蛟龙吃光,于是渔民们又用楝树叶包好米饭,再缠上彩丝重新投入江中。这就有了后来的“吃粽子”与“划龙舟”的习俗。此后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就被定为端午节。

不同的地方度过端午节的方式也不尽相同,甘肃省定西市漳县三岔镇的端午节就显得别具一格了。由于位于西北内陆,所以没有水源供我们赛龙舟,不过吃粽子必然是少不了的,更加少不了的就是一年一度的”看戏“。三岔镇每逢端午便会邀请戏班子来镇里唱戏热闹一番,一般是在五月初三至初六,刚好一个赶集日。以前还有一些杂技团会乘此机会来我们镇里耍一番,当时只能在外面看看,听别人说说,要收门票,虽然不是很贵,但因为是小孩子,人家不给进,看着那些大人进进出出,别提有多羡慕了。不过由于影响不太好,后来便禁止他们再来,因此至今都没有进去看一眼”庐山真面目“。

最开心的要属爷爷辈的那些人了,都能看懂,听懂,虽然烈日炎炎,但在那台阶上坐的人绝对不少,男女老少都有,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最热闹的要属初三和初六,正逢赶集日,不仅能把家里需要的东西买了,还能热热闹闹过个端午。小时候过端午的时候家里还会给看戏的钱,那就更开心了。那么多的好吃的,还有各式各样的饰品,最好的就是手链,买上四五个戴手上,别提多嘚瑟了!

长大之后,发现以前的那种快乐越来越少了,什么都不缺了,唯独丢失了那种极易满足的快乐,端午即将来临,还是很期待那种快乐的感觉,所以会回家跟家人一起再去看一场戏!!

 

skjt(2014-05-26)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