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美区农业概况

家乡区县: 厦门市集美区

      厦门市集美区地处东南沿海,是厦门经济特区进出的重要门户,全国最早建立的台商投资区,也是厦、漳、泉“金三角”的龙头区域。位于东经117.57°—118.04°,北纬24.25°—24.46°,东北与我市的同安区接壤,西北与漳州市长泰县交界,西南与杏林区毗邻,东南由厦门大桥及高集海堤连接厦门岛。辖区内有灌口镇、后溪镇、集美镇,市属第二农场、坂头林场,省属天马华侨农场、天马种猪场。土地总面积20135.07公顷,总人口100500人,其中农业人口67939人,劳动力42221人。
      集美区于1992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为台商投资区,享受厦门经济特区的优惠政策。区政府所在地集美镇,是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先生的故乡。
      集美区位于厦门岛西北部,具有十分明显的区位优势。气候温和多雨,物产富饶,品类繁多,盛产蔬菜、糖蔗、龙眼、荔枝等,水产养殖业发达,水产品丰富。适于发展优质、高产、高效农业。
      集美区文化教育事业发达,拥有著名的集美学村(集美大学和一批区属中小学、幼儿园),初步建立起齐全的教育体系。
      集美区旅游资源丰富,是久负盛名的风景旅游区。每年到此旅游的国内外游客超过百万人次。主要景观和名胜古迹有:厦门大桥、鳌园、嘉庚公园、龙舟池、水族馆、航天城、陈嘉庚先生故居、归来园、李林园、延平故垒及独具风格的学村建筑群、万宝山观光果园等。鳌园内陈嘉庚先生的陵墓是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集美列为台商投资区之后,加快开发建设步伐。以集美北部新区和灌南工业区为基地,向区域内的324国道和集灌、同集、孙坂公路两侧扩展,呈现梯次推进,重点开发的态势。经济得到长足发展,经济总量不断扩大。
      土地资源类型齐全。全区耕地面积为44509亩,其中水田30766.7亩,旱地13742.53亩。园地面积36878亩,林地面积60127亩(不含农地种果面积),可开发浅海、滩涂面积9208亩,淡水面积13677亩。
      气候温暖湿润。集美区属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年均风力约2级左右,四季温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全年近于无霜。雨量充沛,年降水量1143.5mm,主要集中在每年4—10月,且雨量分布较不平衡,呈东南向西北递增的趋势,全年降水季节分布为:春雨季(3—4月)占总雨量16.7—17.0%;梅雨季(5—6月)占32.7—43.6%;台风雷阵雨季(7—9月)占32.7—36.7%;秋冬少雨季(10—2月)占14.2—16.1%。雨热同期、热量充足,年平均温度20.5—22摄氏度,极端低温-2摄氏度,极端高温38.5摄氏度,相对湿度78%;年日照时数2233.5小时,占可照时数的51%,太阳年辐射总量为126.5千卡/cm2。
      农业科技服务网络日趋完善。主要有农业技术推广站、种子站、经作站、土肥站、植物病虫害测报站、良种场、农科所、林业苗圃,以及省市属的天马种猪场,集美鹭业水产优良品种繁育场等。辖区内的集美大学水产学院集中了各类水产科技人才,并拥有先进的实验器材和实验室。

厦门集美专题链接:http://www.wutongzi.com/kan/fujian/jimei.html
个人能力秀主页:http://abc.wm23.com/wsapple

桫陌dai(2014-05-26)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