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威县 家乡的味道

家乡区县: 邢台市威县

         威 县——印度尼西亚——很会折腾的地方,县的名字好听,名字叫人意外。

威县特产、美食:

      三白瓜。我的家乡----威县.最有名的就是三白大西瓜了---白皮,白瓤,白子.沙,甜.储存时间长.个大.是消暑的好产品. 威县有种植西瓜的悠久历史,据威县县志记载,西瓜原产西域,西汉强骞通西域时,带回瓜种,此后不久瓜种传到威县,农民广为种植。千百年来,威县广大瓜农积累了极其丰富的种瓜经验,使西瓜的形体品质,比其它地所产高出一筹。

      火烧。是流行于我国北方地区的一种特色食品,在河北省就有许多种,其中邢台市的“威县火烧”以其独特的工艺和香酥的口感而远近闻名。 明末清初,中原工商业有了一定发展,威县被称为冀南重镇,大量客商来 威县火烧此经商。在此情况下,原有的传统面食难调众口,精明的威县人别出心裁,融合北方的油饼与胡饼制作工艺,用冀南的精面粉与小磨香油为原料,佐以细盐、花椒粉,用吊炉烘烤,打成风味独特的火烧。因其状如牛舌,俗称“牛舌火烧”,又因其发源于邢台市威县,且威县人在外地做此生意者多,人们又称其为“威县火烧”,是邢台市著名的地方风味小吃之.

      酥鱼。威县的酥鱼是威县河鲜中的代表,以“绍氏酥鱼”冠名而闻名国内外,“绍氏酥鱼”源于乾隆十六年间到上虞白马湖吃酥鱼而得以成名.

    饼卷肉。河北邢台威县,盛行着一种名吃“二哥饼卷肉”,它的创始人梁玉禄先生祖籍冀鲁界域的古运河畔,是古风醇朴的礼仪之邦。梁玉禄早年在市政府机关工作,后因身体原因离岗回家休养。闲暇之余,他看到境外形形色色的洋食品价格昂贵却营养不足,想到自家有祖传绝学饼卷肉的制作工艺,何不开发出来奉献社会呢?于是,说干就干,2001年秋天,梁先生怀着试试看的想法,租下了一间不足10平方米的店面,办起了二哥饼卷肉外卖档,主营牛肉饼卷。没曾想,小店开张后竟异常的火暴,店外常常挤满了买饼的人群,有的甚至不惜打车20里前来一品美味。生意红火出人意料,但在购饼的队伍中,也夹杂着一些埋怨,有的说品种太少了,有的说如果有个地方坐下来就餐就好了等等。听到这些梁先生茅塞顿开:放着这么好的生意为何不再做大一些呢,他决定将祖传技艺发扬光大,让这小小的民族小吃彰显光彩。半年后,他将店面扩大到100平方米。 2003年,梁先生又三易店址,将饼店面积扩大到200平方米。 品种 店面一扩大,原有的品种就显得不足了,于是,梁玉禄在主打品种上颇下了一番功夫,从只有牛肉与鸡蛋品种发展为牛肉土豆丝饼卷、土豆饼卷、豆芽饼卷、牛肉罩饼、驴肉饼卷、剔骨肉饼卷、猪头肉饼卷等.

威县人物

      任仲夷(1914年9月-2005年11月15日),原名任兰甲,曾用名任夷,河北邢台威县西小庄人,中国共产党元老、著名政治家。
1935年参加“一二·九”学生运动。193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时期任鲁西抗日游击第三纵队司令部秘书长,冀南五地委、二地委常委兼专员,兼邢台市委书记、市长等。解放战争时期任大连市委书记,旅大市委常委兼秘书长等。

       赵三多(1841-1902)义和团首领。直隶威县(今河北省邢台威县)沙柳寨人。又名洛珠。字祝盛。人称“赵老祝”。世代务农,少年时家境贫寒,扛过活,青年时曾以贩碗为生,早岁即习“梅花拳”。(后称“义和拳”)为拳教师。在山东直隶两省交界地区各村镇广设拳场,收徒先后达两千余人。十九世纪九十年代初,山东冠县(位聊城市西)于;梨园屯发生外国教会势力勾结官府,强拆“玉皇庙”改建为教堂事件,他被当地人民邀请率卒众声援。

     王书丽,女,河北威县人,历史学博士,鲁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近年来,她为本科生开设了“世界近代史”、“美国史”、“专业英语”、“西方经济发展历程”等课程;2007年始招收硕士研究生,为研究生开设的课程有“美国经济史”、“美国史学史”和“美国金融监管问题研究”等;目前从事世界史、美国史的教研;2009年、2010年度荣获鲁东大学“先进工作者”称号。

     王春景,邢台威县人.1942年3月生于北京。1966年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绘画系。主攻工笔人物画,开创在生宣纸上工写结合的人物画新技法。师从著名画家刘凌沧、吴光宇、孙其峰等教授。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天津美术家协会名誉理事、宝坻区美术家协会主席。天津大学艺术研究所特聘教授、天津政协书画研究会理事。

      李英光(1924年6月--2000年1月),原名李宝乾。威县赵村乡东贤塔村人。1938年4月参加革命工作。1939年8月经高全吉,李建军介绍加入中国国产党。曾任空降兵四十四师副师长、湖北省体育运动委员会副主任等职。

威县学校

     第一中学。威县第一中学坐落在威县县城北外大街北端左侧,南邻原威县汽车站址,北以北外四路为界,占地面积210亩,是威县唯一的省、市、县三级重点完全中学。威县一中始建于1951年,建校40多年来,共培养初高中毕业生13000余人,为各类院校输送优秀人才万余名。威县一中设高中部,计80个教学班,教职工550余人,其中特级教师2名,高级教师23名,中级教师40名。教学设施齐全,学习环境优美。

      第二中学。威县二中是一所美丽的新校园,位于威县县城西关(系原威县师范校址)。占地248亩,总建筑面积34000平方米。这个建筑规模和占地亩数在全市乃至全省同类学校中位居第一。威县二中现已被评为“河北省示范性高级中学”。威县二中初中部发展迅速,现已成为冀南地区规模较大的初中优秀生源地.

       仲夷中学。我的母校在1962年创建,1997年普九时搬迁此。校园占地面积220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5850平方米,三层教学楼是学校教育教学中心,现有13个教学班,其中住宿生400余人。该校现有教职工58人,教师学历达标率为100%。 现配有微机室、多媒体教室各2个、语音室1个,图书室藏书达2万余册,学校还配置了两套移动多媒体系统、英语听力系统和监控系统,有力促进和保障了学生的学习和安全。2008年12月,该校利用任老家人及朋友捐赠的彩电和资金建起了校园网络教育中心,学生坐在教室里就能享受到现代化教学资源;2009年7月,又将教室的窗户全部更换成铝合金窗,提升了该校的办学条件。

      威县仲夷中学附属小学。学校成立于2011年,是县委、县政府“十大民心工程”重点项目之一,总投资6000余万元,是一所省级标准化完全小学。

威县景点

      威县人民公园建设后威县人终于有了一个属于自己的休闲娱乐场所。人民公园里不仅设施全而且景色美 ,白天是诗情画意、鸟语花香的怡人风景,晚上是流光溢彩、梦幻浪漫的动感夜景,如今威县县城里的人也能享受都市生活了。

      威县人民广场2010年6月建立,北邻威县人民公园、南邻威县博物馆、西邻影剧院、东邻图书馆、档案馆和会展中心,占地面积90000平方米,由河北景观园林规划设计公司设计,总投资3000万元,2010年6月建成启用。广场绿地率达76%,设施齐全、功能完善、环境优雅,集休闲、健身、娱乐于一体,是城区居民欢度节日、集会、娱乐、健身、学习的重要活动场地。

      义和团运动纪念馆位于威县城关。规划面积150亩,距邢台77公里,现有义和广场、纪念馆、赵三多故居、纪念碑、墓地、"义和团议事厅"和部分文物。 品牌世家:http://www.ppsj.com.cn 义和团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三大革命之一,孙中山称其为辛亥革命起示范作用,-总理称"是五十年后中国人民伟大胜利的奠基石之一",-同志也给予了很高评价。义和团运动电视剧正在拍摄,该景区是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定陵古迹威县城西北八里有大高庙村,村西北一里有村名小高庙,两村之间有大土丘,高20米,周匝54米。此台为西汉广宗王刘如意的陵墓,称定陵。陵西原来还有一台,是他的嫔妃附葬的坟墓,后来逐渐消磨无存。定陵台上原有一座古庙,庙外丰碑巨碣,陵前俑马成列,华表高矗。另有一棵古柏,枝叶茂密,粗约3人围,相会为唐柏。“0”中,树被砍伐,庙宇碑石也都茫然无存。现存台上之庙,为今人所建。1984年定陵被列为县级重点文保护单位。

威县文化

       威县的民族风情----乱弹.是地方戏曲之一,是深受群众所喜爱的一种具有乡土气息的地方戏。它分东西两路。在唱腔板式上,各有千秋。东路乱弹的活动范围是邢台、邯郸以东,石德线以南及鲁西北一带。西路的活动范围是山西上党以东及石家庄地区东北一带。

      威县艺术之乡.因其民间书画艺术特色鲜明,创作成就突出,2003年3月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

     宗教解放前,境内基督教会有两个派系,一为基督教公理会,一为耶酥家庭。

  基督教公理会  清光绪十一年(1885),公理会信徒金发兰,首次从恩县庞庄至境内传教,未果而回。光绪十四年(1888),金发兰、秦恒瑞再来境内,购买果子巷路南(今二小学分校)的宅房1处。次年又于厂街(今大桥煤厂一带),购买空宅基一处,修建教堂、学校、医院及西式房屋数间。光绪二十六年(1900)六月,皆为义和团所焚。光绪二十七年(1901),外国传教士在《辛丑条约》保护下,重返境内。

我的家乡威县小视频欢迎观看哦!!!

http://weibo.com/3118401795/B5KijEBjw

 

Yan小小小婧(2014-05-27)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