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乡

家乡区县: 庆阳西峰区

        盛夏的董志原热浪袭人,而走进西峰区各个项目建设工地,让人感受到的是比天气更火热的建设热潮。在这些在建项目中,鄢旗坳循环农业示范区、天富亿城郊现代农业观光示范园、东区红杏山庄排洪工程、庆阳市新区雨洪集蓄生态保塬、东湖公园片改扩建及南北工业集中区等建设项目,不仅是促进城市发展的重大项目,更是惠及广大市民的民生工程。  今年以来,西峰区把项目建设作为加快发展、转型跨越的总抓手,大力实施“双轮驱动、双翼支撑、双向保障”三大战略,紧紧围绕保障和改善民生大上项目、上大项目,始终着眼科学可持续发展建设城市、管理城市,严格实行庆阳市提出的重点项目“三个一”包抓责任制,倒排工期、“挂图作战”、强势推进。全面启动了54个项目用地征拆,签订协议6643亩,保障了庆化600万吨升级改造、瑞南天然气综合利用、长庆油田生活基地二期等14个市、区重大项目用地。新城区雨洪集蓄保塬生态工程、庆阳民俗文化产业园等11个重点新建项目开工建设,上海美凯龙等5个重大项目成功签约,福建圣元生活垃圾焚烧发电等6个项目达成初步合作意向,旭日东方生态城市、东大街地下人防工程等4个项目加快推进。上半年,全区累计实施千万元以上新建、续建重点项目230个,其中石化路等28个项目建成投用,项目投资达到131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3.1%。一个个重大项目、一项项民生工程建设强势推进,成效明显。

  在位于温泉乡黄官寨村沟畎组,正在上演着一场现代农业的新革命。总投资2.53亿元的天富亿城郊现代农业观光示范园利用城郊区位优势,将现代农业与观光旅游融为一体,全组劳动力将可离家不离村、进园不进城、就近在园区就业。农户入园不但可以获得工资收入,还能通过入股分红、土地流转,增加经营性和财产性收入,走出新的致富创收路子,真正实现建设小康富裕村的第二次跨越。鄢旗坳循环农业示范区以农民专业合作社为龙头,吸收7个村组100多个养殖户参与,占据了批发采购、批量销售的市场优势,实现了“畜-沼-菜”“畜-沼-果”循环生产模式,带动1300多人就业,人均增加纯收入4600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86%以上,成为一个实实在在的富民项目。

  近年来,西峰城市规模大幅度扩张,由过去的7.9平方公里扩展到现在的28平方公里,城市的硬化面同样扩大了,现有的防洪设施已不能满足需要。而西峰区今年重点实施的庆阳市新区积蓄保塬生态项目作为庆阳市实施“千池百湖”工程的重头戏,总占地500亩,总投资4亿元,人工湖体总库容88.06万立方米,水域面积400亩。项目建成后不仅能很好地解决新区排洪问题,在城市和石化工业园之间构筑成一道天然屏障,而且还会有效改善项目区附近的小气候,带动当地旅游经济的发展,增加当地老百姓收入。

  东湖公园是西峰居民多年的休闲之地。公园改扩建项目占地总面积355亩,概算投资3.5亿元,分为西入口景观区、东入口景观区、南入口景观区、亲水娱乐区、红色历史文化区、绿色休闲健身区六大功能区块。该项目是集休闲、文化、娱乐、生态为一体的重点民生工程,建成后将全面提升城市品位和市民生活质量。而先后启动实施的汇景家园、福景家园两个保障性住房小区的建设将实现城市中低收入群体“安得广厦千万间”的梦想……

  同时,西峰区今年坚持把园区建设作为深入推进“三双”战略的主攻点,全力搭建工业平台,促进工业向园区集中,产业向园区集聚,就业在园区解决,当前南部石化园区和北部工业集中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企业入园等工作正在有条不紊地向前推进。

  项目建设的快速推进和民生工程的全面实施,极大地带动了西峰区经济社会的大发展。上半年,全区完成生产总值83.7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27亿元,大、小口径财政收入分别完成6.56亿元和4.16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现金收入均实现了高位增长。

哔嘟莎(2014-04-10)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