骁将董振堂

家乡区县: 邢台市新河县

董振堂幼年时,正值清王朝积弱积贫,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他目睹了侵略者横行霸道、欺压百姓的罪恶行径,从心底里愤恨,所以从小就萌生了从军报国之志。13岁央求父亲让自己上学,尽管家庭条件不好,父亲还是答应了他。

1917年夏天,22岁的董振堂考上了保定军官学校的预科学校——北京清河陆军第一预备学校。

1923年毕业前夕,有个同学代直系军阀首领吴佩孚邀董振堂等赴洛阳工作。他深知吴佩孚骄横跋扈,妄想武力统一中国,予以拒绝。他听说陆军检阅使冯玉祥的部队虽待遇偏低,但纪律严明,吃苦耐劳,用人重才,便志愿到冯部工作。

1927年北伐战争爆发后,国民联军改为国民革命军第二集团军,出师河南、湖北攻打直系军阀吴佩孚部,董振堂因战功卓著升任第三十六师师长。1928年6月,董振堂调任十三师师长兼洛阳警备司令。1930年5月,冯玉祥和阎锡山联手讨蒋,中原大战爆发。董振堂追随冯玉祥率部参战,屡立奇功。不过这次战役最终以冯、阎联军的失败而告终,冯玉祥被迫出走山西,把西北军残部交孙连仲率领。蒋介石买通了孙连仲,将两北军原来的十二、十三、十四、十五师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二十六路军,下辖二十五师、二十七师和一个独立旅。改编后,董振堂原来的十三师,缩编为第二十五师七十三旅,董振堂任旅长。

后抗日时期蒋介石更以“侈谈抗日者杀勿赦”相威胁,还用重兵监视阻拦,使他对国民党彻底失望。1931年12月14日进行了起义。以董振堂的七十三旅为前锋,起义队伍浩浩荡荡地向宁都东南的中央革命根据地彭湃县前进。这个起义行动震惊了国内外,沉重地打击了国民党反动派,极大地鼓舞了全国革命人民,对壮大红军队伍,巩固和发展中央革命根据地,起了重大作用,在中国革命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宁都起义的成功,董振堂功不可没。震惊了国内外,沉重地打击了国民党反动派,极大地鼓舞了全国革命人民,对壮大红军队伍,巩固和发展中央革命根据地,起了重大作用,在中国革命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宁都起义的成功,董振堂功不可没。

圈儿(2014-05-27)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