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7年7月5日生于[1]四川省蓬溪县双江镇(今属重庆潼南)。1920年,考入成都高等师范学校附小;后升入附中;在校期间接触马克思主义。1925年毕业后,开始参加革命工作;1926年,由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团员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入上海大学学习,并参加了上海工人第一次、第二次武装起义的筹备工作。
1926年11月,受中共委派赴苏联,入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1929年,与李伯钊在苏联结婚。第二年,考入苏联中国问题研究院,做研究生,同时兼任职工国际中国代表的翻译。1931年回国后,相继担任中华全国总工会宣传部长和中共中央宣传部部长等职;参与工人运动和抗日救亡运动的组织领导工作。
红军时期[编辑]
1933年初,杨尚昆到达中共中央革命根据地——江西瑞金;先后但任中央苏区中央局宣传干事,红色中华通讯社(新华社前身)总负责人,马克思共产主义大学副校长等职;并参与编辑党的机关报刊《红色中华》和《斗争》;同年6月起,参加中国工农红军的工作,担任红一方面军政治部主任,随朱德、周恩来等转战前方。1934年10月,杨尚昆和彭德怀率领红三军团参加长征,任红三军团政治委员;并在中共六届五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央候补委员。在红军到达陕北后,杨尚昆历任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总政治部副主任,中国工农红军抗日先锋军总政治部主任,中国抗日红军大学政治部主任,红军前敌总指挥部政治部主任,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总政治部副主任等职;曾长时间担任中共军队政治工作的领导职务,并参加了直罗镇、东征和山城堡等战役。[2]
抗日战争和国共内战[编辑]
抗日战争爆发后,杨尚昆出任中共中央北方局副书记,协助刘少奇创建“华北敌后抗日根据地”。1938年11月,接任中共中央北方局书记,全面负责中共华北敌后抗日的任务;曾参与组织“百团大战”。1941年回到延安,协助王稼祥管理中央华北委员会的工作;并经历了“整风运动”运动的考验。国共内战时期,杨尚昆历任中共中央军委秘书长,中央外事组副组长,中央警卫司令员,中央后方委员会副书记,中央办公厅主任,中央副秘书长等职;协助周恩来等处理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的日常工作。自1945年10月,杨尚昆一直担任中共中央办公厅主任一职,直到“文革”开始;前后执掌中共中央枢要长达20年。
1949年后[编辑]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杨尚昆继续担任中共中央副秘书长、中央办公厅主任,同时兼任中央军委秘书长、中直机关党委书记等职。1956年9月,当选中共中央委员;并在八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中共中央书记处候补书记。1964年至1965年,曾带队到陕西省长安县(今西安市长安区)斗门公社牛角大队搞“四清运动”。文革开始后,杨尚昆即被列为“彭真、罗瑞卿、陆定一、杨尚昆反党集团”的成员;被撤销一切职务,监禁达12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获得平反。[3][1965年10月29日,对杨尚昆来说是“永远不能忘记的一天”。他在日记中写道:“上午十时半,周(恩来)、邓(小平)、彭(真)三人约我谈话,这是一次不寻常的谈话,十分值得记着,永远不要忘记!”他还写道:“中午未睡好,下午也忐忑不安。”第二天日记的第一段写道:“心情不安,什么东西都看不下去,勉强看了一些文件。”第三天日记的第一段又写道:“整天没有精神,无心看什么。”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令杨尚昆如此心神不定?原来这次谈话是通知免去他中央办公厅主任的职务,让其改任广东省委书记处书记。。。1966年5月22日,陶铸、赵紫阳传达中央决定:停止杨尚昆中央书记处候补书记职务,免去广东省委书记处书记职务,改任肇庆地委副书记。。。5月28日,中央同意杨改去山西,任临汾地委副书记。1966年7月3日,杨尚昆被宣布“监护审查”,开始了长达12年的监禁生活。]
文革期间[编辑]
维基文库中相关的原始文献:
中共中央关于陆定一同志和杨尚昆同志错误问题的说明
1966年6月27日,北京时间下午4时,国家主席刘少奇在人民大会堂安徽厅与中共中央召集的民主人士座谈会上,讨论彭真、罗瑞卿、陆定一、杨尚昆几个同志的问题。“彭、罗、陆、杨他们的互相关系是不正常的,到底是什么关系,达到何种程度,我们组织了审查委员会,正在进行审查。他们共同特点是反对毛主席,反对毛泽东思想,都是搞地下活动的。他们的企图不是个人要点什么东西,而是企图根本改变我们党和国家的根本路线、根本政策,要按照他们的路线办事,要按他们的面貌改造党,改造全中国,企图在中国实现修正主义政策,也就是复辟资本主义的政策,如果他们的企图得逞,就可能实现政变。”“彭、罗、陆、杨事件是有发生政变的可能的,这是激烈的国际、国内阶级斗争在我们党内领导机关的反映。”[4]
1978年12月至1980年底,杨尚昆相继担任中共广东省委第二书记、副省长,中共广州市委第一书记、革命委员会主任,兼任广东省军区第一政委、党委第一书记;是邓小平“改革开放”政策的坚定执行者之一。
当选国家主席[编辑]
在1982年和1987年召开的中共第十二次、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杨尚昆当选为中共中央委员,在十二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继任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兼秘书长。1988年4月,在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杨尚昆当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1989年六四事件中,坐镇中南海参与了对学生运动镇压的指挥。[5]1992年10月和1993年3月,杨尚昆先后从中共中央政治局、中央军委和国家主席的领导岗位完全退下来。1992年,曾陪同邓小平作南方巡视。杨尚昆退休后,出版了《杨尚昆日记》,是研究中共党史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的重要资料。
1998年9月14日,杨尚昆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92岁。他被官方称为“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党、国家和人民军队的卓越领导人。”
这就是杨尚昆辉煌的人生。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