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门旅游——汉代长城和烽燧

家乡区县: 甘肃省玉门市

     汉代长城和烽燧,位于玉门市花海乡北部沙漠边缘,距离312国道约70公里,它是河西走廊汉代长城遗址中保存最为完好的地段之一。据史料记载,汉代长城修筑于公元前121年(汉武帝元狩二年)。当时北方的匈奴势力强大,常侵犯河西一带,劫掠财粮牲畜,骚扰汉民农耕。为使边疆安宁,汉武帝多次采取大规模的军事行动进行西征。打败匈奴后,他开始向河西迁徙汉族居民,然后进行农业开发,紧接着在这里驻扎军队,修筑长城,以阻止匈奴再次入侵。因此,汉代长城是在中国封建社会中第一次进行西部大开发的重要历史见证。这也为此后在新疆建立西域都护府、畅通丝绸之路奠定了重要的历史基础。
     玉门境内的这段汉代长城,历经了几千年的风雨侵蚀,虽然失去了原有的雄伟风貌,但仍依稀可辨其大致轮廓。玉门境内的汉代长城,全长70多公里,保存较完整的一段约20公里。最高部分有2.3米,最低部分只有0.3米。现存的汉长城,若以红柳层计算,最高部分有7层,最高处约2·5米,最厚处约4米,每层红柳厚约0·2米,砂石和土层最厚处约2米,红柳层上下有芨芨草,厚约0.1米,最顶部的积砂层厚约0.4米。它是河西走廊汉代长城遗址中保存最完好的地段之一。这段以砂石、红柳、芨芨和黄土为主要用料的古长城虽然历经了几千年的风雨侵蚀,失去了原有的雄伟风貌,但大致轮廓仍依稀可辨。

      玉门境内分布了以汉代为主的烽燧约有40多处,仅花海这段长城旁就有10座烽燧,小的叫亭,大有叫障,亭或障都由一个叫侯长、侯官的负责人昼夜率卒防守。遇到军事情况,立即煨烟放火,发出信号,全线顷刻间便将信号传达到了目的地。这就是所谓的"狼烟"。凡是有烽燧的地方,必定这里就有重要设施或是重要关口,这些烽燧是为了传递军事情报而设立的。史料记载,汉代长城和烽燧约修筑于公元前121年,即汉武帝元狩二年,是西汉朝抵御匈奴人入侵而修建的,是中国封建社会第一次进行西部大开发的重要历史见证。为此后在新疆建立西域都护府、畅通丝绸之路奠定了重要的历史基础。

     随着玉门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玉门的旅游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并步入了产业化发展轨道。这里便捷的交通条件,优越的地理位置,深厚的文化积淀,为开发汉代长城这一旅游项目提供了很好的条件。所以,开发商在这里能以较低的投资,很快得到丰厚的回报。这也将使汉代长城以当年的威武风貌,在新的历史环境中跻身旅游市场,备受游客青睐。

默默:携手(2014-05-27)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