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川市的文俗

家乡区县: 铜川市印台区

农业发展 编辑本段
“十五”以来,该市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产业结构调整为主线,以科技进步为动力,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大力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业生产全面发展。

粮油生产

“十五”以来,铜川按照“稳定面积、主攻单产,确保总产”的思路,以小麦、玉米、 铜川市油菜生产为重点,进一步优化作物布局,大力推广“三项”技术,认真实施“种子”工程,加大地膜覆盖、配方施肥的技术推广力度,实现玉米品种优良化、包衣化、杂交化,并且采取典型示范、行政推动、实用技术组装配套等措施,使粮油生产得到稳步发展,总产稳定在20万吨以上。2005年由于全国粮食市场发生变化,在各级政府的重视下,该市粮食播种面积呈现恢复性增长,2005年,铜川播种粮食作物108.45万亩,油料11.18万亩。其中小麦51万亩,玉米37.65万亩,粮食作物在粮食面积比2000年减少4.15万亩的情况下,总产达23.69万吨,单产达到218.5公斤,分别比2000年增长3%和7%,均创历史最好水平。油料面积11.18万亩,较2000年增加1.03万亩,总产达0.91万吨,平均单产81.7公斤。

畜牧业

“十五”期间,是铜川市历史上畜牧业发展最好的时期,特别是2002年市委、市政府制定《关于加快发展畜牧业产业化建设的决定》和召开畜牧产业化会议以来,铜川各级党委、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决定》精神,加大行政推动力度,重点扶持陕西正立乳业有限责任公司、金圣公司、齐天乳业等龙头企业,使之不断开发新产品,提高技术水平,扩大生产规模,增强辐射带动能力。并依托正立公司,以“公司 农户”的奶牛饲养模式,辐射带动耀州、王益、印台奶牛养殖基地。 铜川市同时积极引导龙头企业与养殖户结成紧密的利益共同体,发展订单畜牧业。坚持“引导、支持、保护、调整”的方针,积极培育和大力扶持民办技术推广组织和各类专业协会及中介服务组织,搞活畜产品流通,逐步形成产加销一条龙的畜牧产业化发展格局,有效地激发了广大人民群众发展畜牧业的生产热情,有力推动了铜川畜牧业的快速发展,畜牧业产值在大农业产值中的比重逐年上升,畜牧业生产规模不断扩大,生产水平显著提高。2005铜川肉牛19.01万头比“九五”末增长29%、肉羊23.74万只,奶牛新增2002头,存栏达到10268头较“九五”末 20.4倍。为加快畜牧良种化进程,目前铜川奶牛、肉牛、肉羊、生猪、鸡的良种覆盖率分别达到100%、80%、60%、80%、90%,畜禽良种化水平不断提高。畜牧业产值的连年增加,现已成为铜川市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和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

中药材

中药材产业在铜川市是一个传统产业,但同时是一个新兴的产业。铜川是“药王”孙思邈的故里和行医的地方,农民种植中药材的传统古已有之,但是中药材作为一个产业发展还是进入新世纪后。“九五”末铜川的中药材种植面积仅为3000多亩,但为顺应市场发展的需求,市委、市政府将中药材产业确定为铜川“果、牧、药、菜”四大农业主导产业之一,各区县为顺应市场潮流,响应政府号召,从政策、资金方面也给予了大力支持,耀州区、宜君县都分别制定了中药材产业发展规划,耀州区被定为陕西省中药材GAP规范化种植示范县,杨凌麦迪森,方舟制药,耀州医药公司等中药材加工销售企业分别将药源基地建在该市,积极开展中药材GAP和SOP规程的研究工作,这些企业的进入为铜川市中药材发展发挥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中药材产业得以迅速发展。2005年铜川的中药材发展到7.22万亩,比“九五”末的3000亩增长24倍。

农业龙头

龙头企业是农业产业的排头兵,壮大龙头企业是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关键所在。“十五”期间,为加快铜川市农业产业化进程,全面实现农村小康社会的目标,在结合实际,认真分析,深入调研的基础上,以市委市政府名义下发了《铜川市关于做大做强农业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的意见》(铜发〔2003〕26号)。同时为使铜川市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真正起到“龙头”作用,又紧密围绕主导产业,重点抓了绿想集团、祥云公司、核桃乳品加工、核桃精炼油四个果业加工龙头企业;正立公司、齐天乳业、凯撒肉牛育肥场等三个畜牧龙头企业;方舟制药、秦塬药用化工厂两个药材龙头企业,这些龙头企业依赖“公司 农户”、订单农业等新型机制和模式,在农副产品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吸纳农村富裕劳动力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有力地推进了农业产业化的经营。

名优特产

铜川市地处黄土高原苹果最佳适生区的中心地带,海拔高,光照强,气候凉爽,降水适中,土层深厚,昼夜温差 大,具有生产优质苹果得天独厚的优势条件,而且光、热、水、气、土等主要自然条件均处于最适范围,匹配合理,与美国华盛顿州的维纳契(世界名牌苹果---“蛇果” 的主产地)极为相似,被国内外专家一致认定为生产优质苹果的理想地区,在全国苹果区划中被划为最适宜区,优越的自然条件使铜川所产苹果,果型端庄,色泽艳丽,香甜爽脆,风味醇厚,而且无污染,硬度大,耐贮运,在1974年即被国家选为国宴用果,并被确定为全国外销苹果基地,在全国、全省的多次水果鉴评中,铜川的新红星、红富士等10多个品种多次荣获部优、省优产品奖,其中红富士荣获金奖。在国内和东南业市场享有很高的声誉,倍受消费者青睐。

铜川共有苹果35万亩,总产19.6万吨,优果率达到45%。苹果基地主要集中在铜川市五县区的25个最佳适生区的乡镇,形成集中连片的基地布局,品种以晚熟为主,红富士种植面积达到65%以上,中早熟以藤牧一号、嘎啦优系、美国八号、新红星等为主。 大樱桃近年来,围绕市场需求不断深入进行果业结构调整,充分发挥自然条件适宜多种北方果树生长的优势,按照“提高苹果,大上干杂,积极发展名、特、优、新水果” 的发展思路,使以大樱桃、葡萄、桃、杏为主的名优水果发展迅速,面积达到近5万亩,其中大樱桃连片栽植近3000亩(是全省最大的大樱桃基地),以鲜食红提和加工酿造品种为主的葡萄4500亩,桃4700 亩,枣10000 亩,梨3500亩樱花4562亩,名优水果总产为0.6万吨,基本形成苹果为主,干鲜并举,合理布局,名优签革的果业发展新格局。省上已将宜君县确定为绿色食品苹果生产基地(已建成了国家A级红富士苹果绿色食品基地二万亩),印合区确定为苹果出口基地,耀州区确定为苹果出口基地和专用加工果基地。并且有绿想集团和祥云公司两大果品加工企业。绿想集团主要生产浓缩果汁、果酒和醋饮料,祥云公司主打产品为苹果脆片和果醋,两大加工企业年加工消化鲜果约为12万吨左右。

小雪(2014-05-27)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