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鼓浪屿 即 鼓浪屿 。
鼓浪屿,位于厦门市西南隅,与厦门岛隔海相望。原名圆沙洲、圆洲仔,因海西南有海蚀洞受浪潮冲击,声如擂鼓,明朝雅化为今名。由于历史原因,中外风格各异的建筑物在此地被完好地汇集、保留,有“万国建筑博览”之称。龙头路商业街诸多火热商铺都有贩卖各种厦门特色小吃,小岛还是音乐的沃土,人才辈出,钢琴拥有密度居全国之冠,又得美名“钢琴之岛”、“音乐之乡”。
名字来源
鼓浪屿隶属于福建省厦门市,位于厦门半岛西南隅,与厦门半岛隔海相望,只隔一条宽600米的鹭江,轮渡4.5分钟可达。(现环岛一周,约40分钟)面积1.91平方千米,2万多人,现为思明区所辖。岛上气候宜人,四季如春,无车马喧嚣,鸟语花香,素有“海上花园”之誉,岛上收藏众多古典钢琴沁心典雅,更为其赢得“钢琴之岛”的美誉。
鼓浪屿旅游区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鼓浪屿--万石山风景区的主要组成部分,由鼓浪屿本岛以及岛上的日光岩、菽庄花园、郑成功纪念馆、钢琴博物馆、百鸟园等旅游景点组成,以其独具一格的自然与人文景观成为我国知名的旅游区。
历史沿革
晋太康三年(282年)析东安县(治所今南安市)置同安县,当年就撤销,并入南安县,直到600多年后才再次设县建制。闽国933年龙启元年时升为同安县,[2]再次设县,鼓浪屿隶属泉州府同安县。 唐光启二年(886年),王潮克为泉州刺史,至947年,南唐并吞闽国,同安地为王潮和闽国治地,历时61年。王潮、王审知兄弟先后为威武军节度使,同安为其治地,闽国开平元年909年,王审知为闽王,立闽国,都福州,大同场为其辖地。 949年,南唐升泉 州为清源军(辖今泉州、莆田、漳州)。963年,宋改清源军为平海军,以陈洪进为节度使,同安县属平海军。北宋太平兴国三年(978年),陈洪进纳土于宋,同安县始随平海军纳入宋土。同年,宋复平海军为泉州。宋属平海军、泉州。元属泉州路。明属泉州府。洪武二十七年 (1394年)始筑“厦门城”。清顺治七年(1650年)郑成功驻兵厦门,十二年(1655 年)在同安县绥德乡嘉禾里置思明州;康熙十九年(1680年)废。
文化财富
鼓浪屿是“音乐家摇篮”,只要你漫步在各个角落小道上,就会不时听到悦耳的钢琴声,悠扬的小提琴声,轻快的吉他声,动人优美的歌声,加以海浪的节拍,环境特别迷人。音乐,已成为鼓浪屿的特别绚丽的风景线。
鼓浪屿有许多钢琴家,那里有音乐学校、音乐厅、交响乐团、钢琴博物馆。每逢节假日,常举行家庭音乐会,有的一家祖孙三代一起演出,使家庭、团体、社会充满音乐气氛。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