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览天下别致景,须游桃源一洞天-----古朴桃源村

家乡区县: 湖北省广水市

  座落在千年名关------武胜关下的桃源村,地处桐柏山脉和大别山脉交汇处,村子北接河南信阳,东临湖北大悟娘娘寨,西靠大城寨,南面不远处就是广水办事处。更为独特的是2万多棵柿子树遍布村落与田园之间,其中百年树龄的柿子树就有600多棵,被专家称为“柿子谷”。

      一条古驿道连接南北,一碧清清小溪,北流淮河,南入长江。这里湾前屋后,山上山下柿树成片,银杏参天,鸟语花香,小桥流水。空旷的村落,茂密的植被,清新的空气,淳朴的村民,真如世外桃源,让人耳目一新。

      村内,大大小小的石屋参差错落,别具天然风致;数百株柿树遍布村落与田园之间,千百年来,这里民风纯朴厚重,弥漫着浓厚的原始生态气息。 桃源村有着保存较完好的百年石屋,这里的房子有的达两百多年的历史,最近的也有五十年了。这些石屋是当地农民就地取材,用石块和土坯建成的,石屋的建造很有讲究,大量的横条石中夹杂竖砌石,偶尔外露一个楔子,坚固扎实耐用,这种石屋冬暖夏凉。这些石头房已经住了六、七代人了,房子却依然如故,虽然印证着沧桑,但也见证着历史。

      桃源村既以桃源命名,桃树应该是颇负盛名的吧,但现在为什么只有柿子而不见桃呢?

      从村里人讲叙中得知,五、六十年代,在政府的大力倡导下,这里的桃林曾经漫山遍野,遮天蔽日,桃花盛开时,真是一片芳华世界,粉色海洋,妖灼其姿,灿烂无比,怒放之烈,叹为壮观。后来 因为桃树品种的自然退化,加之改河造田的运动破坏,桃源村从此不见桃花开,唯在田边村角的柿子树躲过一劫,还依然挺拔茁壮,精神不败,活出了自己的不老岁月。村中有一眼水井,水质依然纯净,可直接饮用。井口周围都是大石板铺就,可同时容纳数十人在井旁洗涤。水井旁就是从后山流淌而下的一条小河沟,有溪水潺潺流过。

      再来说说桃园的石屋,放在现代人世俗眼里,真是不值得一看,也不值得一谈,用简陋、破旧、土气、寒碜、怎么形容都不为过,然而每有画家、艺人、摄影师,行者、或考古工作人员至此,却像泥土中发现至宝一般欣喜不已,比如,省里有位学者型领导,面对石屋,观看一两个小时仍不肯移步。后来有人问他,面对石屋在研究什么呢?他说;石头屋的墙面为什么有些石块要凸出一半来,为什么在没有石灰水泥的情况下,石屋还保存的这么完整?为什么石屋能够冬暖夏凉?为什么有的墙上用圆石而不用条石?那些大小不规则的圆石当时是怎么垒砌成的?这些问号,在我这儿当然找不到答案。只得留下些遗憾,有求于专业学者,行家里手了。
      一些画家每到此地,放下背包行囊,就直奔石屋而来,一口气能够画上几个小时不动窝,他们要的就是这种感觉,是心灵的颤动,是恋旧中的情感复归,是通过荒村野趣,残山剩水,老屋古宅,断垣残壁,提炼出自然界中最本质、最原始的东西,我们姑且也可以叫做孤寂之美,残缺之美,陈旧之美、古韵之美!

      摄影的更不例外,也许是他们对城市的高楼大厦司空见惯,对水泥建筑的不屑一顾,所以面对百年石屋,他们用不同的角度和审美眼光要将自己的感受一次拍个够。省里有专家定位,把桃源村开辟成一个艺术家写生创作基地,吸引全国各地艺术家来此创作或旅游,我想,这真是一个不错的想法,如果能够得以实现,真是广水人民的福音,也是广水艺术界的一大幸事。

       “一进桃园冲,如同在画中,望山不走山,公路一线穿;山腰林果茶,硕果枝头挂,圈里牛羊肥,美景真如画。”如果你来到桃源村,一定会被这原始的野性所打动,全身心受到自然的洗礼。自然是纯朴的感情,自然是最原始的魅力,自然是人心中盛开的一枝清荷。

       欢迎你来到桃源村游玩,有数不尽的欢喜与潇洒!

       我是周姣君,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u/3270338615

      我的梧桐子家乡区县:http://wutongzi.com/kan/hubei/guangshui.html

木木的晴天(2014-05-28)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