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山镇位于阿鲁科尔沁旗人民政府所在地,是全旗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和商贸中心,是一个以农业为主,以镇城近郊商贸和服务业为辅的发展区域。全镇总土地面积75.6万亩,耕地面积为19.6万亩,其中有效灌溉面积达3.5万亩,主要种植品种有玉米、谷子、绿豆等:人工草地面积6.1万亩;其中紫花苜蓿保有面积3.3万亩;2005年末,各类家畜存栏达到10万只。全镇辖32个村,现有农户8873户,农业人口32463人。全镇公路铁路交通便利,集通铁路与国道303线横跨东西,省际通道与鲁宝公路贯穿南北;信息通讯设施齐全,程控电话与移动通讯网络覆盖全镇各地;商贸餐饮网点密布;农牧林业发展平稳,大棚蔬菜、草业综合利用、旱地杂粮产业正逐步发展为特色优势产业;粘土和砂石资源相对丰富,建材产业发展迅猛,砖瓦、砂石、水泥等建材远销开鲁、扎鲁特和通辽等地。. 全镇公路铁路交通便利,集通铁路与国道303线横跨东西,省际通道与鲁宝公路贯穿南北;信息通讯设施齐全,程控电话与移动通讯网络覆盖全镇各地;商贸餐饮网点密布,农牧林业发展平稳,大棚蔬菜、草业综合利用、旱地杂粮产业正逐步发展为特色优势产业;粘土和砂石资源相对丰富,建材产业发展迅猛,砖瓦、砂石、水泥等建材远销开鲁、扎鲁特和通辽等地。
2009年,由各级机关支持成立了阿旗网络社区,从此补足了多年阿旗网络空白。社区日益壮大,已经成为成熟、稳定的地方性标志社区。
走进阿鲁科尔沁旗天山镇,重点学习的是十七大精神,重点议论的是设施农业,重点谋划的是设施农业,重点建设的也是设施农业。现在天山镇已落实高标准日光温室小区8处200栋610亩,冷棚小区4处400 亩,项目已落实到地块、到农户,发展设施农业势头强劲。
反复论证定方案。把大力发展大棚蔬菜种植作为天山镇农业产业调整的一个方向来定位,使大棚蔬菜成为劳务输出以外农民增收的另一个支柱产业。结合区位特点和基础条件,天山镇党委、政府超前谋划,及早运作,把发展设施农业作为2008年全年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2008年年初即组织涉农技术人员,经过反复考察论证,制定出台了《天山镇2008—2010年三年设施农业发展建设规划》和《天山镇2008年设施农业建设实施方案》,提出全镇2008年发展设施农业1000亩,确定了8个高标准日光温室建设示范园区,以此拉动全镇设施农业的长足发展,在全旗起到良好的示范带动作用。
“四个一块”筹资金。为充分调动广大群众参与建设的积极性,立足于高起点,天山镇采取旗政府无偿投入一块、镇政府匹配补贴一块、贴息贷款扶持一块、农户自筹一块等办法共同筹措资金。针对旗政府出台的扶持政策,又制定多项惠民政策。对2008年建设的日光温室,每个园区要求占地50亩以上,每座按建设标准(净长80米、宽7米)建设的高标准日光温室,旗政府补贴10000元,天山镇政府无偿匹配资金5000元,镇政府联系两年期贴息贷款10000元。每栋日光温室无偿投入滴灌设备一套,建设沼气池一座,投入物资价值2000元。截至目前,旗镇两级已到位资金200万元,即将到位贷款200万元。在设施农业项目建设中,天山镇政府共无偿投入匹配资金和贷款贴息120万元。
“请进送出”学技术。实行“请进来”与“送出去”相结合的办法,党委、政府组织有关镇直部门负责人、技术人员、项目村干部和农户代表先后到辽宁省北票市、宁城县一肯中乡和大双庙镇、松山区安庆沟乡、左旗林东镇等设施农业发展比较快的市县进行了参观考察和培训学习;积极开展电化教育和远程教育;聘请旗内外设施农业专家、专业技术人员和农民土专家多层次多角度开展了技术培训工作。并邀请市设施农业专家、松山区农业局多种经营站站长钱景宽教授讲课,举办了技术骨干和农民代表培训班,提高了技术人员服务水平和农民从事设施农业生产经营能力,使“镇有一个科技服务小组、村有一个科技指导员、户有一个科技明白人”,为设施农业发展提供了科技支撑。同时,组织有关部门积极研究推广栽培方式,制定出台了设施农业建设统一的技术规程、建设规格和标准。专门抽调业务骨干组建专门的技术服务组织,采取副科级领导和镇干部包村包小区的办法,责任到人,深入到生产一线,抓技术指导和服务。
主页;http://abc.wm23.com/gaowa
梧桐子;http://www.wutongzi.com/uc/10021688.html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