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台方言与普通话的差异及纠正

家乡区县: 甘肃省灵台县

普通话,作为我们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并且伴随社会发展,它的不可或缺性与日俱增,说普通话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和需要。将它发扬广大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通过认真培训和学习,经过本人反复考证和不断探索,我认为灵台方言和普通话的差异主要在声母和韵母,下面我就从这两个方面谈一点自己的体会。

一、灵台方言复韵母的舌位动程不足

构成复韵母的复元音在发音过程中,舌位、唇形都有变化。这种舌位的高低前后、唇形的圆展等滑动变化过程,就是“动程”。方言复韵母大都舌位动程不足。有几种情况:—种是将复元音读作单元音, 如: 将“ 某、“谋”等字的韵母“ou”读作“u”,另一种情况是将韵腹舌位读得过高,整个复韵母舌位高低起伏不大,动程明显不足。如,将“白”、“百”、等字的韵母“ɑi”、”读作“ei”韵母。也有少数相反情况,即将普通话中单韵母字读作复韵母字,将动程较小的读作动程较大的。例如:将“割”“克”、“合”、“课”、“喝”等字的韵母e读作uo韵母。

纠正这类方言音关键是多练多念,仔细体会舌位及唇形的变化。如果是前响复元音韵母,起点音定位要合适,不要定得太高;如果是中响或后响复元音韵母,从起点音下降的幅度要掌握好。

二、灵台方言鼻音韵尾趋于简化和消失

普通话的两套鼻音尾韵母,在灵台话中大多分不清楚,混读为一套,甚至丢失鼻音韵尾,成为鼻化韵。如:“金”和“精”不分,“共”和“棍”不分…… 要纠正这类方言音现象须注意:①掌握前、后鼻尾韵母各自的发音特点。这两类韵母发音的主要区别有两点:一是韵母主要元音舌位的前后有区别,如“ɑn”中的“ɑ”是前元音[a],而“ɑng”中的“ɑ”是后元音[ɑ]。二是韵尾n和ng的发音部位不同。作为韵尾,二者都是唯闭音,但闭塞的位置不同。—n是在主要元音发完之后,舌尖靠在上齿龈上;—ng是发完主要元音之后,舌根靠在软腭上。②发主要元音时,软腭不可下垂,要尽量堵住鼻腔的通道,让气流全部从口腔流出。元音发完即接上一个后续鼻音韵尾,即将舌尖抵在上齿龈上,或将舌根靠在软腭上。要记住有关常用字的读音,可参看附录5“对照辨音字表”。亦可采用额头振动的方法鉴别前后鼻音,如果额头正中有振动,那么这个字一定是后鼻音,否则它一定是前鼻音。

三、灵台方言将—部分不送气音读作了送气音

1、将普通话塞音中送气音和不送气音的对立:b—p例如: “病”(bing)误读为“乒”(ping);“杯”(bei)误读为“胚”(pei);“棒”(bang)误读为“胖”(pang )

d—t例如:“地”(di)误读为“梯”(ti);“毒”(du)误读为“图”(tu);“钉”(ding)误读为“径”(jing)

2、将塞擦音中有送气音和不送气音的对立如 j—q“ 件” (jian)误读为“欠”(qian)

要纠正这类方音现象,一般不存在会不会发音的问题,因为只是部分音混读。只需记住哪些是送气音,哪些是不送气音就可以了。(参见附录4“普通话送气音字字表”)

四、灵台方言将舌尖浊鼻音n与舌尖浊边音l混淆

灵台方言将舌尖浊鼻音n与舌尖浊边音l混淆。例如:“农”(nong)误读为“龙”(long) ;“ 南”(nan)误读为“兰 ”(lan) ; “那”(na)误读为“辣”((la)。

读准n、l的要点在于控制软腭的升降:软腭上升,堵塞鼻腔通路,气流从舌头两边流出;软腭下垂,打开鼻腔通路,气流才能从鼻腔流出。要分清哪些字声母是n,哪些字声母是l,可利用汉字声旁记忆。(参见附录2“n、l偏旁类推字表”)

五、灵台方言添加声母或韵母话

1、将零声母字读成了有辅音声母的字。大致情况如下:①将开口呼零声母字前加上了声母n或ng。例如:(an)“安”误读作“男”(nan)”、“爱”(ai)误读作“奈”(nai)、“傲”(ao)误读作“闹”(nao)”、“恩“(en)误读作”嫰“(nen)”、“欧”(ou)误读作“耨”(nou)等”。②合口呼零声母字,如“我”,将音节开头的音读作唇齿浊擦音“v"。

要纠正这类方音现象,须注意两点:一是记住哪些字是普通话中的零声母字,发音时注意去掉方言中的辅音声母。若是以u起头的字,发音时尽量拢圆双唇,别让上齿与下唇接触,减少摩擦。二是记住普通话中没有“v”这个声母。

2、灵台方言n、l声母后有uei韵母,而无ei韵母。

普通话声母n、l后有ei韵母,而没有uei韵母。而灵台方言恰好相反,n、l声母后有uei韵母无ei韵母。例如:“雷”、“擂”、“泪”、“累”、“类”、“内”等字的韵母都是uei。

纠正这类方言只需记住普通话n、l不与uei韵母相拼,凡遇此种情况,去掉韵头“U”就可以了,并注意多练习,形成正确的发音习惯。

六、灵台方言把普通话0韵母的字,全部读成了e韵母。

灵台方言把普通话0韵母的字,全部读成了e韵母。例如“播”、“馍”等字的韵母。o和e都是舌面后半高元音,区别在于o是圆唇音,e是不圆唇音。

要纠正这种方音现象,可以用唇形变化的办法反复进行o——e对比训练。并注意掌握—条规律:普通话o韵母,除了在“哦”等叹词中自成音节外,只跟唇音声母拼合;而韵母e,除了轻声音节“me”外,—般不跟唇音声母相拼合。(参见附录6“e、o对照辨音字表”)

七、普通话j、x组声母的—部分字在灵台方言中读作g组或h组声母字。

普通话j、x组声母的—部分字在灵台方言中读作g组或h组声母字,韵母ie和ai混读。如“街” (jie)读作(gai)“盖”、“鞋”(xie)读作“ 海”(hai)。要纠正这类方音现象,平时多加留意即可。

八、灵台方言将平舌音z .c . s 和翘舌音 zh. ch. sh 混淆。如:查(cha)与擦( ca ) ; 抄(chao) 与操 (cao); 诗(shi )与似(si) ;暂(zan)与战(zhan) 等字混淆。

要区分zh、ch、sh与z、c、s的读音一.要注意zh、ch、sh与z、c、s的发音部位的不同,zh、ch、sh发音时舌尖翘起来,顶住硬腭的前部,然后再放开,气流慢慢摩擦而出(zh、ch);或者舌尖翘起,靠近硬腭,气流摩擦而出(sh)。而z、c、s发音时舌尖是顶住上齿背。一个卷舌,一个不卷舌。 二、可以经常翻阅《zh、ch、sh和z、c、s对照辨音字表》。三、要注意广播、影视中的发音,形成严格纠错,正确发音的习惯。四、要加强这些声母的对照练习。

 

雪纷飞(2014-05-28)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