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金县的历史

家乡区县: 河源市紫金县

紫金古称永安县,民国改称紫金县。建县前,分属长乐(今五华县)、归善县(今惠阳市)地。明朝嘉靖年间,境域内农民起义、矿工起义不断,其中青溪磜头山矿工起义持续二十余年,范围延及兴宁、长乐、程乡(今梅县)、揭阳、河源、龙川、博罗,及海丰、归善、东莞,均以归善县、宽得都及长乐县琴江都为大本营。明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两广都御史吴桂芳派兵进行第五次征剿,镇压了起义。为确保安靖,明隆庆三年(1569年)朝廷批准割划归善县古名都(秋香江流域)、宽得都(柏埔河流域),长乐县琴江都(琴江流域)共三都建立永安县,意即永远安定,以古名都乌石约安民镇(今紫城镇)为县治,建筑县城。因该县名与福建省延平府永安县同名,且其建县早于本县117年(福建永安县建县于明景泰三年1452年),民国三年(1914年)中央政府批准永安县改名为紫金县,以县城有紫金山而命名。1949年5月紫金县解放,隶属于东江专区。1952年改属粤东行政区,1956年隶属惠阳专区,1959年改属汕头专区,1963年复属惠阳地区,1988年河源市建市,改属河源。
紫金地域,春秋时属百越地,战国属楚,秦代起属南海郡博罗、龙川两县地,隋唐为归善、兴宁两县地,宋元为归善、长乐两县地。明隆庆三年(1569年)置永安县,属惠州俯。民国元年(1912年)属广东省都督府,民国三年改永安县为紫金县,属潮循道,民国十五年隶属东江各属行政公署,民国二十六年隶属第
四行政督察区,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改届第二行政督察区。1949年5月紫金县解放,隶属于东江专区。1952年改属粤东行政区,1956年隶属惠阳专区,1959年改属汕头专区,1963年复属惠阳地区,1988年改属河源市。

W春凤(2014-05-28)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