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荆州之八岭山古墓群

家乡区县: 湖北省荆州区

八岭山古墓群南北长8公里,东西宽5公里,总面积40多平方公里。山中古墓葬密集,现封土堆尚存特大型、大型及中型古墓560余座,其中以楚墓居多,明藩王墓次之。不少墓冢雄踞山头,宛若山峰,构成了八岭山的壮观奇景。史载楚庄王墓在山中,前后陪葬有数十冢,皆列成行。明藩辽简王及肃、靖、惠、恭、庄等诸多王墓俱在山北。山上有平头冢、换帽台、落帽台、马跑泉等胜迹。八岭山现为国家森林公园,山上乔木参天,茶海松涛,烟云笼罩,兼有雄奇幽深之胜,故有"不到八岭山,不算到荆州"之说 .

辽王墓景区

该区位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八岭山古墓群(参见八岭山国家森林公园)内,是湖北省荆州市著名的历史文物古迹旅游景区,距荆州城二十二公里。由于八岭山地势优越,风景秀丽,风水好,凡在荆州(江陵)为政的君王大都葬在这里,历代君王把这里作为归葬的风水宝地。据史料记载:辽简王朱植系朱元璋之妃韩氏所生。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因湘献王朱柏(朱元璋十二子)于荆州城外西北一公里处营造宫室(太晖观),超过的等级规定,明王朝追查时,湘献王全家于观南溪峨山自焚。辽王则改封于荆州府,洪熙元年三月(公元1425年)死于江陵,葬于八岭山。辽王墓室保存极为完好,现有的墓院墙,是 八岭山古墓群按北方干打垒即土筑方式修筑的,院墙上部用带卷草的花纹图案砖出檐,上盖大型筒瓦。院墙周长八百三十七米,高约一点五米,整个墓区占地六十余亩。墓室系砖石结构,呈“王”字型,共分五室。墓室顶部为拱形顶。墓室墙裙为磨砖对缝,工艺精湛。室内地面铺有陶质方砖。墓室内总面积一百零二平方米。墓室的前、中、正殿还装有大型石门和两道木门,石门上有九排九行石制门钉。墓道长十七米,墓室门前竖有墓志铭、分底盖两块,中间用四个圆形铜片分隔,并用三道铁箍包扎。盖面上刻有“故辽简王之墓”六个大字,底面上刻有辽简王的生平。整个墓志铭全被城砖密封。

八岭山

又名龙山,属荆山余脉,位于湖北省荆州市荆州区西北部,总面积43平方公里,平均海拨39.6米,最高海拨109米,位于北纬30°23′57″~ 30°28′58.8″,东径112°04′14.9″~ 112°06′23″之间。八岭山属丘陵地形,其山势宛若八条蛟龙,呈西北东南走向,因此又称“龙山”,山上物产丰富。

八岭山位于荆州城西北20公里,八岭山因有起伏回环的崇岭八道而得名。又因八岭逶迤状如游龙而称龙山。八岭山地处荆州城、纪南城、万城三大古城之间,其人文景观极为丰富,每一座大型古冢都有一篇神奇的故事,每一个景点都有一段动人的传说。据史书记载:“楚庄王葬于古龙山。前后陪葬十冢,皆成行列。”此冢高大似山,陪冢成行,气势非凡。位于八岭山中部的平头冢亦为八岭山特大封土堆古墓。相传蜀国名将关羽得到青龙偃月宝刀后,欣喜若狂,跃身上马,挥舞宝刀,当马驰过此冢时,关羽兴起,对准冢子上部平削一刀,此冢即成平顶,“平头冢”因此得名。类似这样与关羽生平业绩有关的还有系马冢、落帽冢等古墓葬。

八岭山风景优美,林木葱郁,“纵岭八道,蜿蜒若游龙”,因此被古人视为风水宝地。山中古墓密集,现已探明大型封土堆古墓葬就有498座。八岭山地处荆州城、纪南城、万城三大古城之间,其人文景观极为丰富,每一座大型古冢都有一篇神奇的故事,每一个景点都有一段动人的传说。据史书记载:“楚庄王葬于古龙山。前后陪葬十冢,皆成行列。”此冢高大似山,陪冢成行,气势非凡。位于八岭山中部的平头冢亦为八岭山特大封土堆古墓,相传蜀国名将关羽得到青龙偃月宝刀后,欣喜若狂,跃身上马,挥舞宝刀,当马驰过此冢时,关羽兴起,对准冢子上部平削一刀,此冢即成平顶,“平头冢”因此得名。类似这样与关羽生平业绩有关的还有系马冢、落帽冢等古墓葬。

武汉至宜昌一级公路紧邻八岭山南麓,荆州至马山公路沿八岭山东边向北至裁缝,裁缝至马山的公路环绕八岭山麓,杨场至新场公路绕八岭山南麓自东向西。总之环八岭山地区的公路早已修通,路况较好。

 

wm23VVWYNNUJ(2014-05-29)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