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里镇,江南六大名镇之一。位于太湖之畔古运河之东的苏州市吴江区。始建于宋代,至今已有1000多年历史,是名副其实的水乡古镇。距苏州市18公里,距上海80公里,是为江南六大著名水乡之一,面积33公顷,为五个湖泊环抱,由网状河流将镇区分割成七个岛。古镇风景优美,镇外四面环水。她是江苏省最早(1982年),也是唯一将全镇作为文物保护单位的古镇。1995年更被列为江苏省首批历史文化名镇。1998年水乡古镇和退思园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清单。
同里隶属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位于太湖之滨,京杭大运河畔,紧依上海、苏州、杭州。地处江苏、浙江、上海两省一市交会的金三角地区,是中国沿海和长江三角洲对外开放的中心区域。全镇总面积为133.15平方公里,人口5.5万。
同里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典型水乡风格的古镇。同里旧称“富土”。唐初改为“铜里”。宋时将旧名拆字为“同里”。同里风景优美,镇外四面环水,镇内由15条河流纵横分割为7个小岛,由49座桥连接。镇内家家临水,户户通舟;明清民居,鳞次栉比;宋元明清桥保存完好。它以小桥流水人家的格局赢得“东方小威尼斯”的美誉。
它像一颗珍珠镶嵌在同里、叶泽、南星、庞山、九里5个湖泊之中。镇区被川字形的河道及纵横交叉的支流分割成7个小岛(同里著名景点“罗星洲”即位于同里湖内)。由于同里处于泽国河网之中,历史上交通不便而少有兵燹之灾,古建筑保存较多,是江苏省目前保存最为完整的水乡古镇之一。因水成园,家家连水,户户通船,构成层次错落有致的优美画卷。自古以来,诗人墨客对此赞美不绝。
同里以“醇正水乡,旧时江南”的特色闻名于海内外,1980年被列为国家太湖风景区景点之一,1982年又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92年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镇,著名景点“退思园”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2010年被国家旅游局评定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2008年初,同里镇被列为苏州市城乡一体化综合配套改革先导区之一,城乡一体化在同里得到大力推进,镇北的北联、三港两村规划建设了15000多亩的同里科技农业示范园,2009年,同里科技农业示范园成为江苏省级“万顷良田”示范工程。同时,大力保护和开发肖甸湖森林公园,打造农村观光旅游和休闲度假基地,2009年1月,肖甸湖森林公园被增列为江苏省级湿地公园。2011年,全镇完成地区生产总值53.78亿元,实现财政一般预算收入3.02亿元,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17210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4300元。在2009年国家统计局江苏调查总队发布的江苏乡镇综合发展指数测评结果中,同里镇在100强镇中位列75位。公共服务均等化稳步推进,每年推进为民实事工程,稳步实现了教育现代化、城乡公交一体化,农村区域供水实现全覆盖;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健全,农土保逐步接轨城保;和谐稳定基础更加坚实,“法治同里”、“平安同里”建设取得实效,全镇人民安居乐业。
1998年来,同里镇先后被评为国家卫生镇、中国十大历史文化名镇、
退思园
全国环境优美镇、中国十大魅力名镇,获得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中国最佳规划城镇、国家级生态宜居示范乡镇、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全国文明镇、国家园林城镇、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等国家级荣誉称号,并成为中国十大影视基地、中国人口文化基地、中国围棋天元赛基地、人民文学杂志社同里创作培训基地;在2009年开展的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国土资源部徐绍史部长将同里作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联系点。
1995年来,同里大力发展“文化游”、“水上游”、“生态游”和“休闲游”四轮驱动中,通过文旅结合来提升品牌建设。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