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间芝麻花酥糖

家乡区县: 河北省河间市

河间曾为历代往来通衢之要道,城郭内餐馆林立,食品摊点众多,饭菜小吃,糕点糖菜,品种繁多,味道独特。河间的芝麻桂花酥糖就是远近闻名,风味独特的食品,流传至今已有1800多年的历史。
远在东汉末年三国时期,魏将河间张郃,每次省亲回营,总是带回河间芝麻桂花酥糖进献曹操,曹操十分赞赏。一次,张郃又献上酥糖后,曹操召集门下谋士于帐中,当场提笔在盒上写下“一盒酥”,众人面面相觑不解其意,只有杨修走出人群拿出一块即吃,并向众人说:“丞相已写明,每人一口酥糖,谢丞相恩赐吧。”曹操呵呵大笑,佩服杨修的聪明才智。
酥糖传至清代,河间官吏更是把酥糖作为进贡之用。康熙、乾隆南巡,驻跸河间太平庄行宫,总要品尝河间酥糖。因此,河间向北,沿途出现了很多酥糖作坊,但都很难达到河间酥糖的味道。
新中国成立后,酥糖业兴旺一时。八十年代初,河北省委书记高扬来河间视察工作,品尝河间酥糖后赞不绝口,说:这糖确实不错,别处糖稀做的酥糖,真没有这个香甜酥脆的味道
河间酥糖从从古到今,永葆本色,盛行不衰。
河间酥糖制作使用原料:精质白砂糖、优质芝麻、食油、糖稀(饴糖)、桂花油、香清。
制作工序:1、将芝麻筛簸杂质后,洗净沥干,用石碾去芝麻外皮,将芝麻炒至黄色,去浮皮,碾成碎粉备用。2、将适量砂糖和水溶解后,在锅内熬至有粘度后,下糖稀(每斤放一两糖稀),以文火加热到拉丝,放入适量桂花香料调匀,然后将熬好的糖倒在石板上散热。3、将在石板上凉好的糖,用两根木棒挑出一团,在盘中拉、搅、揉、拔,俗称打糖,糖拔至发白,呈发酵白面状,用芝麻碎粉盖在石板上保持热量,然后再揪成拳头大的块,拔丝时边拔边沾芝麻粉,直到把糖拔成细发丝或薄片为止(果子洼村拔丝,七街拔成片)。
酥糖入口酥脆,香甜可口,有回味无穷之特点。经多年验证,医学界认为:酥糖有补肝肾、润燥结的功效,对少白头、脱发、皮肤干裂、营养不良等有疗效。还是清脑、明目、养颜的保健食品,特别适合中老年人食用。困此,河间酥糖成为探亲访友、看望病人的馈赠佳品。
河间酥糖制作多集结在河间城内及果子洼村。城内北大街关帝庙街(今瀛州一街),有刘、王、宋等五家作坊。回族聚居区的阁南(今七街)杨茂春、果子洼村李文林、金山等四家,均为世代相传,以酥糖为最。民国前后,果子洼村李文林等四家合伙在天津开办了四宝斋糖厂,享誉南北。
河间城内的酥糖作坊要属城内七街杨茂春家。清末民初,杨茂春接老人的班开办糖作坊。他有三子,均以经营糖业谋生。尤其三子杨振江(当地人称杨老将)手艺精湛,他做的酥糖多种多样,味道香甜酥脆。杨振江去世后,其子杨福友成为做酥糖的高手,他收徒二人(六街马国会、七街郭振峰),都做酥糖生意,并都能掌握上代人的高超手艺。如今市场出售的酥糖,都保持着老一辈的原质本色。

 

我的个人主页:http://abc.wm23.com/qty19921101

我的家乡网址:http://www.wutongzi.com/kan/hebei/hejian.html

轻描淡写(2014-05-29)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