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名人——钟踏梅

家乡区县: 广州市白云区

钟踏梅(1878—1969),本名东时,字踏梅,广州市白云区萝岗镇塘头北社人。他出身于贫苦农家,少年时在私塾就读,酷爱书法,由于勤奋学习,成绩为诸生这冠。16岁因生计困难而辍学,除务农外,则在家自修,常临名家字贴,书艺渐精,村中有关议事记录、书写文件及邻里婚嫁喜庆、回书答柬、撰写对联等事,都请他帮忙,从不推辞。

1903年,塘头与暹岗两村因争朝冠岭坟地,塘头村父老请他撰词状告官府,结果败诉,被牵连扣押入狱数月。在押期间,仍想尽办法弄来毛笔,以水代墨在牢中地砖上练习写字,其勤奋若此。1908年,他年30才成家,婚后为家庭生活计,得族人介绍,在增增县永和钟陂头村设馆任教。他考虑到日后年老体弱,为求衣食有着,顿生入庙受戒之念,1923年游博罗县罗浮山时,与冲虚观道长谈及入道之事,道长觉其人品清高,欣然同意,他乃以课徒所得稻谷18石入观受牒,以便晚年可无后顾之忧。

1928年萝岗、火村两堡乡公所欠缺文书一名,耆老推荐钟踏梅担任。同年他参加国民党兼任萝岗区党部文书。

他的书法,早为人欣赞。1937年,萝峰寺主持智修曾邀其上萝峰寺,他写下“清静潜修”四个大字,主持命人张挂在寺内左侧殿。他豪兴大发,又挥写从化名士钟逸琴(游萝峰寺)七律一首,原句是:“近闻名胜小罗浮,此日登临豁远眸。一道飞泉睛亦雨,千章乔木夏疑秋。凭栏纵眺峰描黛,策杖探奇石点头。仙洞倘容尘足倚,享来清福几生修?”书成条幅,主持悬挂于“品茶少憩”正堂,供游人欣赏。

1938年,日军南侵,萝岗沦陷,钟踏梅在萝岗圩百草堂中药店做坐堂医生,他医德甚好,贫苦人家前来求诊,常常不收诊金,困难者更免费赠药,深得乡人称道。

抗日胜利后,他往广州谋生,曾为卢永昌金铺写一块招牌,峻拔遒劲,泼墨淋漓,店主非常满意,留其于铺里居住。由于他的书法非凡,商号求写招牌者纷至沓来,名扬一方。建国后,他回归故乡,安贫守分。仍以行医维持生活。1962年1月6日,中国科学院院长、全国人大副委员长郭沫若由广州副市长罗培元陪同到萝岗赏梅,郭老在萝峰寺左殿壁上见有“清静潜修”四字,雄迈古朴,字体自成一家,随后又在茶室见到《游萝岗寺》诗非常赏识,便查问钟踏梅情况,得知钟踏梅仍然健在,但已是80多岁的老人了。同年9月9日,郭老与罗培元由萝岗公社党委副书记钟锦荣陪同到塘头访问钟踏梅,郭老得知钟踏梅以医为生,深表慰藉,并着随员取出他在广州写好的《1月6日游萝岗洞》五言诗一首,送给钟踏梅,诗曰:“名洞原非洞,合村人姓钟。梅稠留萼绿,荔茂射枝红。果树收成好,菜蔬灌溉同。文风今更蔚,闻道有诗翁”。临别时,郭老与钟踏梅合影留念。事隔4天,钟踏梅作诗一首,通过罗培元寄上北京给郭老:“诗翁矍铄洵堪羡,花甲重周十几年。革命蜚声推国老,遨游省会傲飞仙。关心民瘼平生愿,拍影光临觉有缘。喜君踏雪寻梅日,小寒时节过三天”。郭老收到诗后,于2月19日步其原韵和诗一道回赠钟踏梅:“萝岗风物桃源似,遍地梅花颂有年。公社为家多俊杰,诗翁有笔一神仙。传声空谷田园乐,握手夷门翰墨缘。羡为人民持火木铎,春风丽日坐尧天。”郭老还赠给踏梅一套文房四宝及香烟等物,公社同时送上棉被、棉衣给老人御寒,一时传为佳话。1969年他在家中病逝,享年91岁。

我的微薄:http://weibo.com/u/2166236024
我的能力秀主页:http://abc.wm23.com/
我代言的家乡梧桐子网页:http://www.wutongzi.com/kan/guangdong/guangzhou_baiyun.html

Gabe(2014-05-29)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