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华夏第一城池

家乡区县: 湖北省襄城区

襄阳古城墙

编辑

襄阳古城墙位于现湖北省襄阳市襄城区境内,起初筑于汉初(具体年代无考),屡经整修(从城墙砖上有“ 邓城”,“太平兴国”、“岳”、“光绪”等字样可证),略呈正方形。其东南隅有仲宣楼(俗称会仙楼)、魁星楼,西南隅有狮子楼,西北隅有夫人城,体现了明代的汉族建筑风格和规划思想。2001年6月25日,襄阳城墙作为明代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目录

1简介

2襄阳古城墙风景

3文物保护

1简介编辑

明洪武初年,卫国公邓愈守襄阳,在整修旧城的同时,并将东北隅城垣扩展至江边,增辟二门(大北门、长门即震华门),连同原有四门(详见《县城集镇》部分),各建城楼一座(今仅小北门城楼岿然独存)。

六个城门(东门曰“阳春”;南门曰“文昌”;西门曰“西成”,小北门曰“临汉”,大北门曰“拱宸”,东长门曰“震华”)外各有瓮城,东、南、西三门的瓮城外另有子城,瓮城、子城外各设吊桥(后改石桥)。 襄阳古城墙

城垣周长7.6公里,平均高8米,宽10米左右,用土层层夯筑,外用大块青砖垒砌(今仅存小北门,大北门和襄阳公园附近各一段)。城北以汉水为池,东、南、西三面凿有城濠,濠宽130米至250米,深2至3米,终年水波潋滟,俨若平湖(今襄阳公园用以供游客泛舟),全国罕见。

由于城高且固,濠宽且深,加之汉岘天设,山川环卫,是以号称“铁打的襄阳”。

2001年6月25日,襄阳城墙作为明代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襄阳古城墙(5张)

2襄阳古城墙风景编辑

临汉门(小北门),近处的就是北街(仿古步行街)上的建筑 临汉门(小北门)

仲宣楼,在襄阳城的东南角

仲宣楼,在襄阳城的东南角

拱宸门(大北门)瓮城,高中的时候基本每天都在这个城墙上看风景(汉江水那叫一个清啊),从右边下去就是江边,经常有人在这游泳 拱宸门(大北门)瓮城

夫人城,在城西北角 夫人城,在城西北角

3文物保护编辑

[1]网友“方展博123”发微博称:护城河城墙被餐饮商户挖了个洞排废油烟。这条图文并茂的微博,随即引发网友热议。不少网友表示,襄阳城墙是国内现存不多的较为完整的古城墙,希望大家别只顾眼前利益去破坏。

记者赶到内环路看到,仲宣楼一侧约200米长的城墙上,被挖了12个洞,其中7个洞口安装了抽油烟机,两个洞口有排污管。这段城墙的内侧共有11家商户,其中有7家餐馆。

餐馆经营者王女士说,他们交了租金,对城墙有使用权,在城墙上挖洞的做法虽有不妥,但油烟无处可排,他们也很为难。附近居民吴女士称,排污现象早就存在,曾经有人来封堵过,之后还是被凿开。

市文物管理处相关负责人表示,2001年开始,这段城墙实行“外墙内室”的商业运营模式,外围是城墙,内部为商用,投资方拥有40年使用权。由于修建时,没有设计通风系统,经营户便开始“凿墙打洞”。

该负责人表示,执法人员曾到场调查,对商户进行教育,但效果甚微,他们已向上级反映此事。

词条图册更多图册◆

襄阳古城墙(5张)

襄阳古城墙(9张)

词条图片(6张)

语若儿(2014-05-29)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