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元塔坐落在德城镇东3公里风景秀丽的白沙山上。建于明万历二十七年(公元1599年)。是广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原为州人祈求在各级科举考试上头名,榜中“三元”得名。塔平面八角、高53米。为外九层内分十七层的阁式砖室塔, 腔壁厚3米,壁庵几何图形均称美观。穿壁绕平座结构。基础用红砂岩和花岗岩建造。檐梁、角柱、门帮颜色红白相间。须弥座各面刻有浮雕图案,转角处均雕饰神态各异的托塔力士。塔表批荡用料和工艺十分讲究,传说批荡塔身的时候,工匠按照“许新不许旧”的严格要求,选用的不是一般的土朱灰浆,而是名贵的银朱灰浆,因此,虽经历了400年的风雨雷电袭击,但至今仍鲜艳如昔,有“只新不旧”之美誉。
三元塔“只新不旧”的来由——当年沈有严倡仪在白沙山建三元塔时,大家都认为是一件好事,于是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但是有一个财主,他信奉佛教,喜欢清静,一天村民们到他家,催他出钱的时候,他正在打坐,念经。这位财主为了尽快打发走这些村民,以便自己清静下来念经,于是就说“三元塔要建到‘只须新,不许旧’的话,那么他就出全部的批荡费用。”后来三元塔建成以后,工匠一改过去用土朱灰浆来批荡,全部采用名贵的银朱灰浆来批荡。这样一共用了九百九十九斤九两银朱,而银朱本身是一种不溶于水且在空气中比易氧化的矿物颜料,所以它能够经得起风吹雨打,日晒雨淋而不褪色。因此三元塔自建成以来,虽然经历了四百多年的风雨侵蚀,但时至今日,塔却仍然鲜艳如新,光彩照人,故享有“只新不旧”的美誉。这也是三元塔被当代古建筑界列为我国“古塔四绝”之一的原因。登塔远望,尽览西江美景,定能令您心旷神怡。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