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风俗之柳编

家乡区县: 临沂市兰山区

临沂柳编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柳编基地,根据2005年的外贸出口统计数字,山东省的柳编工艺品出口量占全国的80%,而临沂市的出口量又占到了全省的80%,其产业带主要集中分布在沂沭河两岸的莒南、临沭、河东、和郯城四县区。
其中临沭的规模和产值最大,占全市出口额的40%,其它三县区各占20%。临沭县杞柳栽培和加工历史悠久,其中,白旄镇柳庄的植柳编柳历史最早见于1400多年前的唐朝初年。明朝永乐年间,青云、白旄等地村民,就将杞柳编织成逢年过节出门串亲戚的箢子(相当于手提袋)、餐饮炊具用的笊篱(相当于漏勺)、储粮藏物用的箱篓等工具,供人们生产和生活使用。河东区的柳编产业80%以上集中在汤河镇,汤头、郑旺、重沟和凤凰岭四乡镇各有小部分的柳条种植和柳编户。
临沂市现有柳编企业327家,其中209家有出口实绩。2008年,实现销售收入40亿元,税收1.8亿元;出口3.1亿美元,约占全国柳编出口的60%;6家企业居全国柳制品出口前10位。今年出口额超过100万美元的企业达到145户,占全部户数的45%。目前,临沂市农业产业化经营已形成了三大经营模式带动、八大主导产业支撑、东中西部区域互动发展、联结机制不断完善的格局。
杞柳产业作为临沂市农业产业化的重要内容,已经成为该市重要的创汇产业之一。在临沂市三大林产品出口中已占据第二位。杞柳别名为簸箕柳、笆斗柳、柳条、属杨柳科,其以耐湿润、耐瘠薄、发条率高、柳条细而长、富有韧性、去皮后的条子洁白光滑等特点成为了较好的编织材料。随着近年来国际市场对绿色、环保、手工柳制工艺品需求量的不断增加,柳编业向规模化发展。柳编工艺的主要技法有平编、纹编、勒编、砌编、缠边五种。

西瓜君要出现了(2014-05-29)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