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箩乡位于水城县东南部的巴浪河畔,距离县政府驻地53公里,位于米箩乡中东部地带,米箩乡新街上中段处。米箩乡位于水城东南部的巴浪河畔,距双水42公里。东与阿戛乡接壤,西与勺米乡相连,南与果布戛、野钟、杨梅等乡交界,北与盐井乡。地势呈南高北低走势,最高海拔为2400米,最低海拔880米;全乡总面积137.41平方公里;森覆盖率达23.5%。全乡辖5个行政村,98个村民组,8125户,30600人。是一个以布依、苗、彝、水族、仡佬族、回族、蒙古族为主的少数民族乡,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51%。布依族的饮食文化丰富。
--人口总数:28440人 农业人口:28000人 非农业人口:440人
--行政区面积:137.41亩 耕地面积:18700.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布依,苗,彝,水,回,蒙古,仡佬 发展口号:顽强拼搏、团结奋进、创新理念、扎实工作
--所辖村:米箩村,倮么村,草果村,俄戛村,铜厂村
--主要经济产业:玉米、水稻、小麦、洋芋、烤烟、大豆、蔬菜、杨梅、猕猴桃、核桃、李、茶叶 名特产品:茶叶、杨梅、核桃、猕猴桃、李 办公所在地:米箩村簸箕组
--自然条件:水资源丰富、土地肥沃、气候温和 资源:煤炭、大理石
2007年11月5日,水城县举行米箩乡万亩猕猴桃产业基地开工仪式。该产业示范基地项目是六盘水市今年农业招商引资重点推荐的项目之一,基地的建成将引领和推动米箩乡农业的飞速发展,经济的不断腾飞。
该项目总投资18000万元,计划于2013年3月实施5000亩种植,到2013年年底累计完成10000亩种植。项目的实施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高科技的原则,采取“公司 基地 农户”的模式,使土地流转户通过收取土地流转费和分红增收致富。
据初步测算,米箩乡俄戛村每户农户平均拥有土地5至10亩,每户经流转分红两种模式年均可增收3至5万元。万亩猕猴桃基地种植完工后将带动该乡1800户农民脱贫致富,每年共可增收3000万元以上。
该项目的开工,标志着米箩乡即将实现由传统的农业种植模式向现代农业种植模式的转变。预计五年后将该乡建成喀斯特原生态精品“水果之乡”。
米箩乡风景秀美,土地肥沃,气候温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平均气温17.8℃,无霜期280—320天,年降雨量1100mm—1350mm,雨量充足,水资源丰富,农业生产条件得天独厚,素
近年来,水城县米箩乡紧紧围绕"两加一推"主基调和"三化同步"主战略,以资源为依托、以市场为导向,狠抓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培植特色产业,促进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按照"区域化布局、规模化发展、规范化管理、标准化生产、市场化运作"的原则和"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发展思路,着力把米箩打造成六盘水的果蔬之乡和乡村旅游之乡。
米箩乡位于水城东南部的巴浪河畔全乡总面积137。41平方公里,有耕地5。88万亩。全乡地势呈南高北低走势,最高海拔为2400米,最低海拔880米,森林覆盖率达23。5%。全乡辖5个行政村,98个村民组,8568户,31263人。是一个以布依、苗、彝族为主的少数民族乡,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51%。乡境内土地肥沃,水资源丰富,气候温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平均气温17。8℃,无霜期280-320天,有效积温3500-5000℃,年降雨量1100mm-1350mm,雨量充足,水资源丰富,农业生产条件得天独厚。
米箩乡通过招商引资,采取"公司加基地加农户"的模式,大力推进猕猴桃产业园区建设。截止目前,已引进华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鸿源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和润永恒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分别在倮么、草果和俄戛等3个村发展猕猴桃16000亩,其中华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倮么猕猴桃园已挂果,猕猴桃已成为米箩现代高效农业园区一张崭新的名片。
米箩之前已种植茶叶2000余亩,"米箩春"牌富硒茶已初具品牌,去年底今年初计划实施7000亩,争取在今年建成万亩茶园。
截止目前,全乡已种植科技杨梅6000余亩,艳红桃、李、梨、葡萄等特色果品4300余亩,这些以坡耕地和荒坡为主要种植点的特色精品水果已成为米箩现代农业园区最亮丽的点缀,科技杨梅已成为米箩农业园区最响亮的招牌。
近年来,在铜厂、俄戛等村,农户已分散种植核桃4000余亩,去年底今年初又在铜厂、草果和俄戛相对集中连片种植了7000亩,使全乡核桃种植面积达1万余亩,既达到恢复自然生态又增加了群众收入。
全乡以铜厂村为主,已稳定种植烤烟5000亩,争取通过加强基础设施投入,逐步将烤烟种植面积扩大到1万亩,逐步覆盖到草果及俄戛上半部。目前,烤烟是米箩乡产业化经营最成功的范例,也是目前乡财政收入来源的主要途径之一。
以米箩村和巴浪河沿岸为主,以蔬菜大棚为重点,以合作社、大户集中连片实施和农户相对连片实施为主,建成万亩蔬菜基地。目前,全乡季节性蔬菜种植稳定在5000亩左右,争取通过1-2年时间,把米箩建成六盘水近郊的菜篮子。
观光农业带动乡村旅游
米箩乡依托得天独厚的地里位置和自然环境,把小城镇建设、农业产业和旅游融为一体,突出特色农业、观光农业,以猕猴桃为依托,以倮么村为核心区,重点打造集古树、古建筑、布依族民居、农业科技展览馆、荷花池、鱼池为一体的农业休闲度假观光园区。
营销秀主页:http://abc.wm23.com/tianyahaian
博客主页:http://blog.sina.com.cn/wqianghai
梧桐子代言家乡:http://www.wutongzi.com/kan/guizhou/shuicheng.html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