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熊小姐---户县重阳宫2

家乡区县: 西安市户县

人物编辑王重阳原名王喆(1112—1170),金代著名道士。王重阳本名中孚,咸阳大魏村人,为咸阳(今属陕西)望族,长得气宇不凡,眼大于口,须过于腹,声如洪钟,面如白玉,才思敏捷,膂力过人(《金莲正宗记》卷二)。他早年即精通经史,曾应礼部试,末第,又去考武举,中了甲科。但他 王重阳

当了多年吏员之类的小官,就再也升不上去了。由于他对金人统治下的社会世情不满,又从动荡不安的社会中,深感人生的无常,短促和苦痛,终于辞官解印,抛弃妻儿,遁入玄门,自此他改名王喆,号重阳子。“重阳”意为去掉一切阴气而免于生死之轮回,他在追求个人的精神解脱。王重阳蓬头垢面,放浪形骸,人称“王害风”即王疯子,过起了“神修”的生活。据说金正隆四年(1159)一次他在甘河镇酒醉,遇到两位异人,教给他修真的口诀。原来这两位就是大名鼎鼎的吕洞宾和钟离权变化的。

王重阳在《遇仙记》一词中写道:“四十八上得遭逢,口诀传来便有功,一粒丹砂色愈好,王华山上现殷红”。金世宗大定元年,五十岁的王重阳与世隔绝,闭关修炼,在户县南时村(今祖庵成道宫)凿地穴,上立墓冢高数尺,立碑“活死人墓”,后迁户县刘蒋村(今祖庵镇所在地)建庵布道。后来他又见到吕仙翁,吕洞宾对他说:“你马上到东海去投谭捉马。“数年后,他一把火烧掉了穴居的茅庵,浪迹江湖。东出潼关,携铁罐沿途乞化到山东传道。到了山东,遇到了有百万家财的马宜甫,马宜甫告诉他梦见一只仙鹤从家中南园地中涌出。王重阳便指此地立庵,名为“全真堂”,全真教的名称由此而始。所谓全真,王重阳宣称其教义是以“三教(道、释、儒)圆融、识心见性、独全其真”为宗旨,故名“全真”。马宜甫及其妻子孙不二受王重阳教化而为弟子,马宜甫改名马钰,号丹阳子,孙不二号清静散人。不久,谭处端也成了王重阳弟子,这时王重阳才明白先前吕洞宾所说“投谭捉马”的含义。以后,他又陆续收了丘处机、刘处玄、王处一、郝大通几位弟子加上前面三位,史称“北七真”,即北方全真道开派的七位祖师。王重阳58岁仙逝,死后归葬终南刘蒋村故庵(在今陕西户县祖庵镇)。金章宗赐庵名为“灵虚观”,元太宗加封为“重阳万寿宫”。全真道尊为祖庵、祖庭。元世祖还追封王重阳为“重阳全真开化真君”。元武宗又加封他为“重阳全真开化辅极帝君”。王重阳汲取佛家和儒家思想,主张三教平等、三教合一。他说:“儒门释户道相通,三教从来一祖风”。全真教以道教《道德经》、佛教《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和儒家的《孝经》为必修经典。王重阳不提倡符箓和炼丹那一套,也不相信白日飞升之说,认为修道根本在于修心,清心寡欲,做到心地清静,则身在凡尘而心已在圣境矣。他亲撰《重阳立教十五论》制定教义教规十五章,要求道徒修绝世欲,不娶妻室,打坐炼性,方能超三界,离凡尘。王重阳死后,其弟子马钰等7人分别在北方各地传道,影响很大,尤其是丘处机在元初受到太祖成吉思汗的礼遇,命其掌官天下道教,全国各地大建宫观,全真教达到鼎盛

自然景区编辑姊妹黄杨树

小叶黄杨,两株并生,高2米,树冠大6米。为金大定年间所植,已生长800余年,如同姐妹,相偎相依,为天下园林奇观。

痒痒树

花开百日红的紫薇,学名紫薇。有俗语云:“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 紫薇树

”但是大自然的微妙造化却给这句话打了一个有趣的错号,因为事实上有花可妍百日。而且这花还有一个美丽的名字叫紫薇。紫薇花的名与花兼美。从六月到九月,开谢相续,迂回于整个夏秋之间,把花儿开得淋漓尽致,烂漫如火,美如云雾,让诗人为之叹咏不已。

紫薇花又名官样花。因为天文学中的紫微星垣同音,所以成为古代官名的一种。大诗人白居易也曾官为紫薇郎,所以也难怪他那样偏爱紫薇花一首接一首地写。

紫薇(Lagerstroe miaindica)又名百日红、痒痒树、满堂红,为千屈菜科紫薇属落叶乔木,原产东南亚之大洋洲,但以我国为其分布中心和栽培中心。经长期栽培其变种很多,一般以花色不同分为紫薇、赤薇、银薇、翠薇。另同属植物有大花紫薇、南紫薇及福建紫薇等。

紫薇高可达10余米,树皮成长薄片状,剥落后平滑。单叶对生或近对生,椭圆至倒卵形。圆锥花序着生于当年生枝顶端,花有紫、白、红、堇色等。蒴果近球形,种子有翅。

紫薇这个名字就像古时某个书宦人家的女孩子的。那女孩子定是琴棋书画无所不通。在某种心理暗示作用下我已经把它定位为《还珠格格》里那美丽贤淑,才思敏捷的夏紫薇了。而紫薇花却不止这一个名字,它有多名,而且是千奇百怪雅俗共赏。有兴致拿出来说上一番。

这是先来看紫薇这一名。这个是官方赐予的名字。在古代,“紫薇星”是指帝王之星,紫气东来也与官运有关,唐开元元年(公元713年),改中书省为紫薇省、中书令为紫薇令。紫薇花成了官样花。对于英菲窈窕、艳影扶疏的紫薇花来说,与官衔联系在一起,成了官场追名逐利的对象,未免是强加上的悲哀,好在这个名字的音韵不错。我国现存第一部花卉总汇《全芳备祖》的编撰者、南宋的陈景沂称誉紫薇为花中之圣,给紫薇封了官:“今古凡花,词人尚作河称庆,紫薇名盛,似得花之圣。”

满堂红、百日红是它的又一个名字。这个与它花开烂漫、花期漫长有关。紫薇花开,满树繁花似锦,花开花谢,陆续不断,自夏徂秋,弥季不落。如“紫微开最久,烂漫十旬期,夏日逾秋序,新花继故枝。”宋代诗人杨万里有诗云:“谁道 紫薇花

花无百日红,紫薇常放半年花。”花名沾上了富贵吉祥的红字也便寄寓了希望与祝福。古代读书人的寓所也喜欢种植紫薇,因为有一种说法是宰相是着紫袍的。读书终极理想是希望能博取功名紫袍加身(黄袍加身大逆不道,紫袍加深无可厚非)。博个封妻荫子,光耀门楣。

紫薇有俗名痒痒花、怕痒树。因为树身若有微小触动,枝梢就颤动不已,确有“风清徐弄影”的风趣。用指甲轻轻搔树,影响树干内的树液会快速地流动,致使枝干全身会微微独自颤动,好似怕痒似的。

千年银杏树

在祖师墓西南侧有一株古银杏树,人称“千年银杏树”。传为马丹阳为师父守墓而植。银杏树高约10丈,树身挺直粗壮,枝杆四面伸展,苍老遒劲。树身空心处生长出一株柏树,故人们又称千年银抱柏。后来柏树枯死,古银杏树仍发芽开花结果。[

 

熊熊小姐(2014-05-29)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