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州郁孤台
郁孤台位于赣州城区西北隅的贺兰山(俗称田螺岭)上。它始建于唐广德至大历年间(763-779年),共三层,台高17米,面积300平方米。登上郁孤台,可远眺秀丽的山光水色和赣州全景。“冠冕一郡之形势,而襟带千里之江山”,隆阜郁然孤峙,故名郁孤台。著名书法家、原全国书法家协会主席舒同为台题额。郁孤台雕梁画栋,甚为壮观,为赣州一大名胜,历代文人墨客登临题咏甚多。
北宋绍圣元年,苏东坡因反对王安石变法被朝廷贬谪到岭南的惠州,在赣州逗留期间,游览郁孤台,身临“掰开章贡江流去,分得崆峒山色来”之景,诗兴大发,写下了《过虔州登郁孤台》:
八境见图画,郁孤如旧游。
山为翠浪涌,水作玉虹流。
日丽崆峒晓,风酣章贡秋。
丹青未变叶,鳞甲欲生洲。
岚气昏城树,滩声入市楼。
烟云侵岭路,草木半炎洲。
故国千峰处,高台十日留。
他年三宿处,准拟系以舟
在题咏郁孤台的众多诗词中,尤以南宋爱国大词人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一词最为著名,传诵千古。辛弃疾于淳熙二年(公元1175年)在赣州就任江西提点刑狱。同年写下这首“慷慨纵横,有不可一世之慨”的词:
郁孤台下清江水,
中间多少行人泪。
西北望长安,
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
毕竟东流去。
江晚正愁余,
山深闻鹧鸪。
1965年6月,当代大文豪郭沫若先生登台游览,反辛词意留词一首,为郁孤台增添了新的意境:
郁孤台下三江水,人民血汗非清泪。
遍地尽杉松,泱泱绿化风。
十年树木计,前景在眉睫。
决战胜天公,江流不再红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