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全国有几百个县(市)有客家人的聚集点,而广东东北山区,更是大家公认的客家大本营,历史上的嘉应州即今天的梅州市、河源市所辖地区,基本上都是“纯客”县(市),梅州方言更是海内外客家人共通的客家话代表。广东省内的客家,并不全都集中在东北部的纯客县(市)中。粤北韶关地区、清远地区,几乎每个县都有客家;珠江三角洲东部的惠州东莞,西部的中山台山,南部的深圳宝安等地,乃至香港的新界、广州的郊区,都可以看到客家人居住的村落集镇。都可以听到“脉介话”的声音。
我们的家乡-饶平,虽然县城说的是闽语学佬系统的潮汕话,行政隶属也归潮州市管辖(过去归汕头市管辖),但县分南北,客潮共存,北部山区的几个乡镇,历史上却一直是客家人栖息的地方,并形成了跟梅州客话有相当距离,略带潮语色彩,又有古代语音的上饶客话。正因为这样,饶平县既是潮语县,也是客语县,可说是一个典型的半客县了。
上饶地区既属客家,自然具有客家民系的共同特色,这里的人民世世代代隅居偏僻山区,先辈含莘茹苦,披荆斩棘,拓荒垦殖,“靠山吃山”,经过长期的斗天斗地,终於斗出了一个日渐进步、日趋繁荣的局面来。在今天改革开放的大潮中,上饶地区人民正在和全县人民携手并肩,齐心协力,以期充分利用兼具山海之利的优势,把饶平县建设成为粤东的经济发达、生活富裕的先进县而共同奋斗。
饶平客属地区人民本著勇敢进取,向外开拓的精神,近十多年来,出外发展的劲头很大,或述学,或经商,或从政,或从医,据不完全统计,光是在广州地区就读就业的英才就逾千,其中学者专家为数不少。这样一支散布各地的智力大军,如今组织了“饶平客属海外联谊会”来,旨在团结乡亲,集思广益,在认真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为家乡建设献谋献策,尽心尽力。这样的组织我看是很有意义的,是能够发挥作用的。
联谊会成立伊始,就把宏扬家乡文化,建设精神文明的课题摆上日程。会长邓开颂教授告诉我,有意组织力量,发挥智力优势,编撰一套《饶平客家丛书》。这个主意实在是好,这正是联谊会多做实事、多做好事的具体体现。我赞成把《丛书》编好,通过这套《丛书》让社会上更多人认识上饶、了解上饶;同时可以利用《丛书》对我们的子孙后代进行热爱家园的教育。海内外的乡贤也能借助这套《丛书》来寻根问祖,缅怀先贤,激励来者。这样《丛书》也就肩负启继往开来的重任,也就能为家乡的建设,为饶平的建设发挥作用了。
值此《丛书》陆续编就《饶平客家话》付梓之际,我衷心希望它能够得到海内外乡亲们的广泛支持,得到各阶层部门的热情关怀。我想,在大家共同努力下,《丛书》的编撰计划一定能够完成,精神文明的烂慢山花一定能在上饶及世界各地遍地盛开。
能力秀主页:http://abc.wm23.com/zhuyingshan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