浈江区位于广东省东北部,地跨东经113°36′、北纬24°18′。辖区东、南接曲江区,西临武江区、乳源县,北连仁化县和乐昌市,为韶关市辖区。
浈江区地处亚热带地区,春季时南下冷空气与北上暖流在华南对峙,区境常出现长时间低温,并伴有连绵阴雨、少日照天气。初夏时,在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作用下,西南季风带来充沛的水汽,区境有较丰富的雨量。盛夏初秋,区境常受热带低压和台风环流影响。秋季,东北季风占领地面,高空仍为副热带高压所盘踞,形成晴朗干燥天气,为一年四季最佳气候。冬季受低纬度大气环流影响,又受中、高纬大气环流制约,有强冷空气南下,造成区境普遍降温、大风及阴雨天气;冷锋过后,受冷高压控制,天气一般较为晴朗。区境气候特征为:
冬短夏长,春秋交替快,四季分明。区境春季划分为3~4月,夏季为5~9月,秋季为10~11月,冬季为12月到次年2月。春季冷暖交替频繁,多低温阴雨,平均气温15~20摄氏度,平均降水量约为300~400毫米。夏季酷暑炎热,月平均气温28.1~29.1摄氏度,平均最高气温33.9~34.3摄氏度,高于35摄氏度高温多出现在7月和8月。盛夏因受台风和热带低压及环流影响,午后多发生雷阵雨。秋季晴朗,昼夜温差大。随着冷空气活动逐步加强影响区境,降水量亦较少,遇有秋季台风、冷空气影响,造成低温和阴雨天气,俗称“寒露风”,对晚稻抽穗、扬花、灌浆不利。冬季较为寒冷,每年均有霜冻出现,冷的年份有降雪、雨松现象,平均最低气温5.2~7.1摄氏度。
日照比较丰富。区境地处低纬度,太阳辐射比较大,年太阳辐射总量99~113千卡/平方厘米,光能资源与温度资源季节配合较好,日均气温大于10摄氏度的太阳辐射时间占全年90%,并主要集中在植物生长季节,水分条件也较合适,有利植物正常的光合作用。
灾害性天气较多。区境气候条件比较优越,但也有暴雨、干旱、低温冷冻、冰雹等多种气候灾害。每年2~3月,常有持续多天的低温阴雨天气,年均1.3~1.9次,平均天数约10~14天。一般在10月份出现“寒露风”气候,对晚稻生产极为不利。暴雨天气主要出现在5~6月,降水强度大时河水猛涨,伴有山洪暴发,危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干旱季节主要出现在8~10月,9月出现干旱几率最大,称为“秋旱”,一般天数为20~28天,最长有78天。此外,发生雷雨大风、冰雹、龙卷风等灾害性天气,一般出现在2~9月。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