锡林浩特市总共有三所高中,锡林浩特市六中、锡林浩特市二中和锡林郭勒盟蒙中。我的母校就是锡林浩特市六中。六中自建校来就是各项指标都在全盟前茅的,同时也因它的高质量教学水平以及深厚的师资力量吸引了众多地方的学子。
在我们待过六中有两个,老校区现在也是锡林浩特市一中的校区了。老校区对于我的意义真是很不一样,在我们很多人心里六中的好班级是每一个高考完的学子的梦想,还记得当时几大高中来我们初中招生的时候,只有六中的招生老师“铁面无私”,对我们说谨慎选择,没有十足的把握不要冒险。可是我这人可能天生就是好强吧,当时班级没有几个人肯冒险去报六中,最后我们班六十个人只有不到十五个去了六中。
我是08届高三八班的学生。八班曾是所谓六中文科最好的班,能进这个班集体现在想想还很感激,因为真的结识了很多挚友。我喜欢六中在教学楼外面的厕所,无论是哪个楼的同学都要集中去那里“报到”;我喜欢门口的小食堂五块钱一份盒饭,我同学的妈妈还在那里当过阿姨呢;我喜欢校门口卖煎饼的小摊和各种好吃的叫卖声;我喜欢学校对面的小饭馆,我们下午六点下课都要去那里抢着那里的红烧里脊;我喜欢对面的蒙京书屋,我曾经在那里租过很多小说看;我还喜欢老六中和锡林广场的距离,仅仅一条马路,每天吃完饭在上晚自习之前可以去那里看看喷泉,散散步。老六中的操场上还挥洒过我们高三八班男生打篮球时的汗水,还残留着我们女生的加油呐喊声,还记得高二下学期的时候班任不让在活动课期间老去操场溜达,我就和闺蜜偷偷绕过老师的办公室戴着口罩去操场上溜达。现在想想当时真的是幼稚,但是也怀念起那个时候的单纯。
高三的时候老六中变成了新一中,而我们则搬到了新区,那可真是叫苦不迭。新区前后没有繁华的街道,只有黑油油的火车轨道;新校区没有出门就看到的的车,很多出租车不愿意来我们这里因为回市区的时候拉不到客人;新校区没有优美的广场,不能去随意散步。而我也因为来回跑校太过辛苦被爸爸妈妈“寄存”到了学校,开始了长这么大以来第一次离开爸爸妈妈的独立生活。但是慢慢的我习惯了,我习惯了新校区的圆形食堂,我习惯了一年四季常绿的情人坡,我习惯了高三楼被包在初中部和高一高二部的感觉,我开始习惯了每天下了一晚21:30之后,21:40开始上二晚到22:30,习惯了在22:40之前回到宿舍,因为阿姨会查铺,我习惯了周一到周六的课程,周日上午考文综,中午背着书包走两条马路去坐一个小时的公交回家,只为见到爸爸妈妈不到五个小时。现在想想当时真的是心无旁骛,所以上了大学愈加怀念那个时候的自己,单纯美好,不会与人相争,不会与人有利益上的冲突。
六中承载了我太多的记忆,我不会用太多华丽的词语去形容它有多美好,因为当时学习的原因我有的时候也会抱怨这抱怨那,但是我是真的在内心里感激它。它带给了我珍贵的友谊,它带给了我人生的第一个转折,它是我从幼稚开始走向成熟的见证。我对它充满了感情,我不知道自己以后会在哪里生根落脚,不知道以后还会经历多少,但是锡林浩特市六中,你在我心里的地位无法比拟。
我不是宣传,六中可能不像呼市二中那么有名,但是它是区内就业率最高的中学之一,有很多有经验的优秀教师,他们会在你学习成长的路上给予你们无限帮助的,这对于你们来说才是人生中最宝贵的。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