锡林浩特的民族主要是汉族和蒙古族的为主,所以除了汉族以外的风俗习惯,我们锡林浩特的蒙古的风俗习惯也是别具一格。接下来我就为大家介绍一下~~~~~~ 锡林浩特的蒙族文化着有传统牧民的放牧生活方式,具有独特的古朴民风,也有在城市中生活的很多汉化程度较高的蒙族,他们的生活方式和汉族几乎接近。而来我们锡林浩特旅游的游客们,都会到草原上的旅游点、度假村或者民俗浩特去体验在城市没有办法体验到的牧民生活。
游客可以在旅游点换上自己喜欢的那些颜色艳丽、华丽漂亮的蒙古服饰,
由于蒙古包的门比较低不好进入现在很多景点已经为了考虑游客方便扩宽了蒙古包的门,但其实原始的蒙古包门是很低的。进了蒙古包大家就可以坐在炕桌前品尝我们草原的特色了,简而言之,奶食 手把肉。锡盟奶食可是很有名的,现在我在呼和浩特上课,最经常看到锡盟的字样除了锡林路、飞往锡林浩特的航班就是锡盟奶食品。可能是家乡情结作祟吧,每次看到都会很骄傲的告诉身边的人,这是我的家乡。
锡林浩特很有名的奶食品就是奶豆腐,黄油果子,奶皮子,沙葱馅儿的包子。啧啧......这大晚上的写起来还真是馋了,因为牛奶不断涨价,很多小的奶牛户在送牛奶的时候就会在牛奶里兑水,但是淳朴的草原上的牧民不会,你对他们给你呈上的牛奶竖起的大拇指就是他们不会欺骗你的依赖。
说到了肉,那可就有的说了。我们著名的锡盟羊肉,是所有火锅店依仗的招牌。而在我们锡林浩特,大家最常去的德克隆超市,真正的大羊肉是二十七一斤,羔羊肉是三十四一斤。所以想吃到正宗的涮羊肉还是来我们锡林浩特吧!涮羊肉的由来可有名了,话说铁木真当时还没有当上大汗,正带着军队越过草原回到自己的部落半路上碰到了敌军,但是敌众我寡,临时上阵大家都还饿着肚子,跟着铁木真的伙夫把锅一支,所有肉啊菜啊的一股脑的放到了锅里,最后大家吃的很香并且士气大振赢得了那场战争,于是成吉思汗为了纪念这次战役的胜利就规定涮羊肉从此以后是招待贵宾的佳肴。而草原上招待贵宾的佳肴还有一个特别正式:烤全羊。
这个就是用特殊的材料完全把整只羊全烤熟,油滋滋的烤羊腿可是我的最爱。
手把肉是锡林浩特人们早茶要伴着奶茶和油炒面吃的食物,在我们家乡几乎家家都喝早茶,牛奶和茶叶熬成的奶茶,香气逼人的油炒面,切成碎块的奶豆腐和手把肉是我们的习惯。我知道,其他的地方,人们的早饭都是豆浆油条,来到呼市这么久了还是怀念妈妈亲手熬的奶茶。
好客的草原人们会像来到这里的远方客人献上自己酿制的马奶酒和哈达,这是他们表达喜悦的一种方式,晚上还会有篝火晚会,游客们可以领略到蒙古族男女老少都是能歌善舞的,谈笑之际还能学几句蒙语哦~~
草原上的工具,马就是他们的车。所以蒙族的小孩即便是很小也已是套马的老手,一曲《套马杆》唱出了蒙族人民的心声。临走的时候游客可以带一些具有民族特色的民族工艺品,比如蒙古刀、银碗之类的。这些都会给人留下刻骨铭心的记忆。
锡林浩特市一个民风朴素的城市,在这里你真的可以感受到没有血缘关系却带给你温暖的草原温情,在这里你也可以寻找到褪去繁华都市的浮华真正的自己。我真的希望来到锡林浩特的你们会找到最真实的自己,整理好行囊然后继续前行。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